(三)
中日關系柳暗花明,背后是領導人的決斷和魄力。
但坦率地說,中日可能都還要好好感謝一下特朗普,按照一些外媒的說法,他是中日關系改善的最大功臣。
中日理應成為朋友,也最好成為朋友。展望未來世界,往往不是一國的競爭,而是一個地區(qū)的競爭。美國可以單挑全世界,但其他國家更希望合作。歐洲有歐盟,亞洲呢?最有力的合作,還是中日韓三國聯(lián)合,這種聯(lián)合,未來也可以擴大到東盟和印度。
當然,中日之間還有不少歷史遺留問題,兩國能否真誠合作,也考驗著日本決策層的勇氣和魄力,也不排除中間還會有反復。
在這次中國之行中,安倍也提出了他對華政策的“新三點”:
1,日中關系從競爭轉為協(xié)調(diào);
2,日中是伙伴而不是威脅;
3,日中要發(fā)展自由公正的貿(mào)易體制。
說得都挺好,但關鍵是落實。
所以,在和安倍會見時,中國最高領導人也用了這樣一個關鍵詞:重信守諾 。
日本,不能再出幺蛾子了。
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有的是永遠的國家利益。 一切聽其言觀其行吧。
但連和中國最有心結的日本,現(xiàn)在都要對美國大聲說不,并轉身要和中國聯(lián)手合作。
毫無疑問,這是一盤大棋,下棋的都是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