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也是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的高尚品格。1984年,習近平就曾在人民日報發(fā)表文章,談“尊老”。數(shù)十年來,習近平在多個場合表達對老同志的敬重,強調老干部的作用。我們也能夠從他的舉手投足之間,深深感受到他始終不變的尊老愛老情懷。
孝敬父母
習近平的母親齊心在《憶仲勛》一文中,回憶這樣一件事:那是2001年10月15日,家人為習仲勛舉辦88歲壽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因公務繁忙難以脫身,他抱愧給父親寫了一封拜壽信。習近平在信中深情地寫道:“自我呱呱落地以來,已隨父母相伴四十八年,對父母的認知也和對父母的感情一樣,久而彌深”,“從父親這里繼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質很多”。
新華社發(fā)表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記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一文中曾透露,盡管公務繁忙,每當有時間一起吃飯后,習近平都會拉著母親的手散步,陪她聊天。

在他的書架上,擺著兩張照片:一張是他與家人推著輪椅上的父親,另一張是他牽母親的手散步。孝敬父母,習近平無論職位變化,都一直始終如一。

特別重視“老干部”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在2014年的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上,習近平如此評價老干部。踐行“尊老敬老”,習近平特別重視老干部。
1
把僅有的吉普車配給老干部
1984年12月7日,習近平在《人民日報》發(fā)表了一篇署名文章,題目是《中青年干部要“尊老”》。當時的習近平31歲,剛履新河北正定縣委書記一年。他在文章中指出:“中青年干部唯有實心實意地尊重老干部,才能在新老干部之間建立起一種真誠融洽的團結合作關系,從而攜手并肩,共同把黨的事業(yè)推向前進。”

2014年1月2日的《河北日報》刊發(fā)的長篇通訊《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寫道,習近平自己在正定時,只要不出城關就騎自行車,但卻把正定縣委僅有的一輛212吉普車配給了老干部使用。老干部沒有活動場所,他就把縣委和縣政府合用的大會議室騰出來,改成老干部娛樂室。為照顧好老干部的身體,正定采取了老干部看病優(yōu)先就診、醫(yī)院開設老干部病房、老干部醫(yī)藥費及時報銷等一系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