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著改革開放,街頭黑、灰、藍的單調(diào)也被多樣的款式和色調(diào)取代。而說起時髦,絕對繞不過一個詞——“的確良”。 這種實際上并不舒適的化纖面料,在80年代引領了鮮亮、挺括的服裝風潮。不過,在一個買什么都要憑票的年代,想有“的確良”布料趕一場時髦并不容易。于是,人們發(fā)明了各種樣式的假領子。


上海市民 徐廟娥: 假領子有好幾種,有的是尖角的假領子,有的是圓的假領子,每天以領子為標準翻花樣,穿哪件衣服就換哪個假領子,配套的。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穿不再愁了,風行一時的“的確良”逐漸沒落,成為“短缺的時尚”中一段特殊的記憶。而這個時候,電影里演員們的服裝,成為人們著裝的范本。跳著霹靂舞、帶著蛤蟆鏡、身穿喇叭褲,成為了街頭巷尾的新時尚。

人們對美麗的追求被喚醒的時候,對美食的渴望也被再次激發(fā)。1979年,北京烤鴨店恢復了沿用了近百年的“全聚德”老字號。 建筑面積達15000平米的全聚德新樓也落成營業(y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