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島按】
4月1日,雄安新區(qū)即將迎來成立一周年。
大日子來臨前,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也是島叔本人(你猜是誰),專門去了一趟。
獨家文字、圖片與視頻。島友嘗鮮版,全文可長長長了,明兒報紙見。
從北京去白洋淀東站的高鐵上一路滿眼綠意,灰黑色的土地上鼓出貓了一冬的新麥。進入雄安新區(qū),大部分地方依然是農田、村落,與一年前十分相似。
表面平靜,難掩雄安新區(qū)在世界矚目之下,整整一年的密集準備。這背后的激動、脈動與期待,即便不親自前往,也有所耳聞。
詩人芒克曾在白洋淀寫下《十月的獻詩》,“最好/在一個荒蕪的地方安頓/我的生活/那時/我將歡迎所有的莊稼來到/我的田野”。如今看來,這像極了一次預言。白洋淀所在的雄安新區(qū),近乎一張荒蕪的白紙,卻正在歡迎著“所有的莊稼來到”。
新區(qū)成立的消息,宣布整整一年了。帶著好奇心,我們走入雄縣、安新縣與容城的村落、鄉(xiāng)鎮(zhèn)與縣城。


那夜無人入睡
3月23日,在容城縣大河鎮(zhèn)東里村見到縣交通局李振輝、李樹海、陳思三人時,他們忽然記起,那天是駐村整整一周年的日子。2017年的這一天,中午開完會后,三人就打包好鋪蓋到了村里。一開始只知道任務是“穩(wěn)住控好”,別的誰也摸不著頭腦,4月1日那天,李振輝與陳思正在回家路上,看到新聞推送了雄安新區(qū)成立的消息。
“我以為是玩笑,再三確認了一下。”今年剛滿30歲的陳思回憶,兩人當場決定調頭回村。那天晚上,村民們放起煙花和鞭炮,折騰整整半夜。后半夜,駐村工作組和村干部們興奮的難以入睡,暢聊至天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