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2日,沼覺縣支爾莫鄉(xiāng)阿土列爾村勒爾組,當?shù)卮迕窠M成的“背夫隊”爬鋼梯運物資。
懸崖村特寫/
2550級鋼梯 年輕背夫每天上下兩三回
為人背東西每次最少能掙50元
站在美姑河對岸的半山腰上,隔河相望,通往“懸崖村”的絕壁鋼梯,像一條長龍蜿蜒而上。據(jù)統(tǒng)計,鋼梯共用近6000根、120噸鋼管,梯步2550級。
藤梯變鋼梯之后,每天,行走在2550級鋼梯上的人,除慕名而來的外地人,還有一群新職業(yè)人的身影:背夫。這些背夫,都是懸崖村的小伙子,他們靠為人背東西上山賺取收入。
村里巨變 吸引青壯年陸續(xù)回家
“以前,村里男孩長大成年,絕大多數(shù)都會選擇外出務工。”村支書莫色子古說,隨著村里悄然發(fā)生變化,包括吉伍爾洛在內的20多個青壯年,陸陸續(xù)續(xù)回來了。小伙子們回村后,第一份職業(yè)就是“鋼梯背夫”,“他們都很年輕,最大的30歲,最小的20多歲,全部正當年。”“外來的人,有物件要帶上山,靠他們自己是不可能的。而這些東西,對我來說,卻不是問題。”吉巴日洛說,他回村,同樣也當起了“背夫”。
鋼梯“背夫” 每趟最少能掙50元
上午9點,在山腳公路邊,接到要背六個背包上山的生意,吉巴日洛叫來某色拉洛、俄底長江、俄底曲正、俄底個哈,力氣最大的某色拉洛背兩個,其余四人一人背一個。和藤梯相比,鋼梯要安全很多。“往上爬時,不再擔心會掉到懸崖下去。”某色拉洛說。
負重從鋼梯往上,說起容易,其實并不容易。在一段垂直度幾近90度的鋼梯處,某色拉洛要把四肢全用上,才上得去。
站在最陡梯步前,某色拉洛伸出右手,抓牢梯步,再伸出左手,抓住護欄,雙手一起用力,這才邁出右腳,踩穩(wěn)梯步。每上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不小心點不行,踩滑了,會磕到小腿,痛得很……”
爬完最后一步鋼梯,某色拉洛把背包放在地上,脫下襯衣,一擰,水直往下掉。“鋼梯有兩段最陡,背上東西重了,非常累人!”某色拉洛說,他們喜歡把重量控制在40斤以下,這樣才不那么累。
半個小時左右,吉巴日洛他們回到了村里。放下背包,五人又下山接活去了。
吉巴日洛說,背三四十斤東西,他們從鋼梯上山,大概花一個多小時。空手上山,只需40分鐘。村里小伙子們在鋼梯上當起背夫后,幾乎每人每天都要上下來回兩三次,“每次最少能掙50元。”
致富門路 正向懸崖村民敞開
在涼山農商銀行贊助下,某色拉洛家有了五頂帳篷,還開起了小賣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靠出租帳篷和小賣部生意,他家收入翻了兩番。某色拉洛說,農商銀行授信他家可以貸款20萬,等獅子山索道可以用了,機械運上來,他先用這筆錢蓋一套大一點的房子做客棧,“我相信,依靠客棧,我家收入還會提高。”村支書莫色子古說,和某色拉洛一樣,很多年輕人一邊當背夫一邊盤算各自未來。有的要開燒烤店,有的要把蜂蜜生意做大,還有的想把小賣部擴成超市……“想法多,說明村民思想觀念在改變,大家都在努力尋找致富門路。”
懸崖村聚焦/
懸崖村蝶變
用上WIFI 將成旅游景區(qū)
2016年5月,因為媒體的關注,涼山州昭覺縣支爾莫鄉(xiāng)阿土勒爾村勒爾社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有了“懸崖村”的名字。如今,一年多時間過去,在當?shù)鼐珳史鲐殠头鱿拢?ldquo;懸崖村”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變化之一
藤梯變鋼梯 上下山更安全
從2016年8月開始,州、縣兩級財政共投入100多萬元,將“懸崖村”原來的藤梯換成鋼梯。當年11月,鋼梯建成投入使用。
鋼梯路共用了近6000根、120噸鋼管,組成了2550級臺階。與原來藤梯相比,更加牢固、安全、好走得多。同時,鋼梯“裁彎取直”,節(jié)約了三分之一的路程,村民上山至少少走半個小時,下山則更快。鋼梯全部噴了防銹油漆,壽命可達10至20年。
變化之二
4G信號滿格 村民用上WIFI
2016年5月,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首次來到“懸崖村”時,手機信號非常微弱,要打電話,得到村后山坡上去尋找信號。今年“懸崖村”手機4G信號全部滿格。同時,兩家通信運營商從山下將光纖拉到了山上,并贈送了一批上網(wǎng)設備和電視機頂盒,村里從此有了WIFI信號。如今,“懸崖村”村民基本都用上了智能手機,每天用微信、QQ與外地朋友交流,也喜歡打開手機看新聞。晚上回到家,還能觀看高清電視節(jié)目。
變化之三
村民思想更活 致富路更寬
去年,通過村民大會商議,“懸崖村”成立山羊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養(yǎng)了400多只山羊、80多只綿羊。村里還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在山上種植核桃、青花椒,山下種植臍橙。
鋼梯架設好了,網(wǎng)絡進村了,村民的思念和觀念也發(fā)生了改變:想辦法種核桃、種花椒、養(yǎng)羊、養(yǎng)蜜蜂……都在努力想辦法尋找致富門路;重視教育,都將孩子送到學校讀書;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回到家鄉(xiāng)準備創(chuàng)業(yè)。
變化之四
搞旅游開發(fā) 山村將變景區(qū)
地處大涼山腹地的“懸崖村”,有著峽谷、溶洞、溫泉、原始森林等豐富的旅游資源。下一步,“懸崖村”如何走?答案是變身為景區(qū)。目前,成都一家公司已和昭覺縣簽約,擬投資3億元,分兩期對“懸崖村”—古里大峽谷景區(qū)進行旅游開發(fā)。第一期已啟動,將建設游客集散中心、“懸崖村”索道、索橋、古里峽谷棧道、懸崖村體驗險道及其他旅游附屬設施。第二期將建設到山頂平臺的索道、云頂度假村等。
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sh/2017/10-10/8348665.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