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神磊磊讀唐詩》在豆瓣上獲得了較高評分。圖片來源:豆瓣讀書評分頁面截圖
“實體書是以另外一種形式傳播知識,好的公號內(nèi)容出書無可厚非。”張靜(化名)認為,作為讀者來說,閱讀好內(nèi)容才是關鍵,載體是什么形式無所謂,“只是有些自媒體出的書,個人感覺價值不大,更像是在蹭公號的熱度,將其變現(xiàn)”。
針對上述現(xiàn)象,白燁指出,“網(wǎng)紅”自媒體人出書,作者很好地利用了自己的受眾群與影響力:他們愿意出書,也有人愿意去看,屬于自我宣傳行為的延伸,是與受眾變換了方式的互動。所謂熱棒,也是來自“粉絲”群體,這種出版與閱讀現(xiàn)象基本不在文學評論與圖書評論的視野之內(nèi),屬于市場化的讀物寫作與文化消費。
在白燁看來,出版物屬于文化產(chǎn)品,應該傳播積極有益的內(nèi)容,傳揚健康向上的精神,“真正有價值的,是那些讓人看了或者思想上有所啟迪,或者情感上得到陶冶、在精神上獲得滋養(yǎng)的。用這樣一個標尺來看,我覺得我們的出版物中,可看可不看的,甚至給社會添亂的……都屢見不鮮?,F(xiàn)在每年都有幾十萬種圖書問世,‘有數(shù)量,缺質(zhì)量’已成為一個不可小覷的嚴重問題”。(完)
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7/08-11/8301898.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