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深夜突查
無標識牛油還有余溫
27日晚上11點過,成都新樂路,街頭行人已稀。幾位男子來到街邊,遠遠的盯著“大虎老火鍋”店內(nèi)動靜?;疱伒陜?nèi),已沒了顧客,幾個小工圍坐在一起,只等打烊,然后為一位小工慶生。
“走,直接進后廚!”火鍋店外等候的人群中,有人輕聲招呼,五六個男子頓時快步進入火鍋店,對著小工亮證后,直奔該店后廚。
亮證的是高新區(qū)食藥監(jiān)局稽查大隊執(zhí)法人員、高新區(qū)公安分局經(jīng)偵民警,他們接到投訴舉報,該店涉嫌使用回收老油。一進后廚,執(zhí)法人員看到案板上擺著幾袋牛油,上面沒有任何標簽標識,裝油的袋子是網(wǎng)購來的透明塑料袋。后廚地上,兩個鐵桶整齊擺放著,里面只剩下很少的油脂,均已凝固。
“這袋子里的油是哪里來的?”執(zhí)法人員發(fā)問。“從重慶拉過來的!”一位工作人員支支吾吾回答。“重慶來的還是熱的?”工作人員頓時啞口無言。
記者隨即在油的外包裝上伸手一摸,果然還有些溫熱。該工作人員隨后解釋稱,這些油是老板裝來送給朋友的。
隨后,執(zhí)法人員在后廚查獲3臺封口機、濾網(wǎng)、塑料制作的簡易漏斗等。記者注意到,在執(zhí)法檢查過程中,一只老鼠在后廚躥來躥去,甚至還爬上了擺放餐具的餐柜上和菜架。
B
神秘筆記
總店學習記錄煉油法
在后廚的一個紙箱內(nèi),執(zhí)法人員找到一個員工工牌,該員工姓李,職位一欄,則寫著:打鍋。
“他已經(jīng)辭職不在我們店了。”負責前臺的工作人員王某告訴記者,現(xiàn)在后廚都由廚師長負責。
和這個工牌一起被找到的,是一個筆記本,上面只寫了前兩頁。第一頁抬頭寫著“重慶總店學習記錄”:
3月20日,切腰花、片腰片兒、切郡花……3月21日,該水發(fā)魷魚、切花刀、擺盤。22日,則詳細記錄了嫩牛肉、麻辣牛肉等菜品的做法。
而翻開第二頁,該筆記則記錄了23日的學習過程。其中包括:早上將油溫燒至130℃關(guān)火,然后加半斤白酒,該員工特意備注稱,加白酒的目的是去除油里的異味。
接下來,筆記又記錄了加入新牛油和香料的“拖油”過程,甚至加入香料的比例精確到了多少斤。隨后,執(zhí)法人員在后廚找到油溫槍,能測的最高溫度為480℃。29日,記者了解到,所謂的拖油,又叫“拉油”,是業(yè)內(nèi)行話,意為將老油加入新油和香料重新煉制。
經(jīng)多次詢問,在場的所有員工均稱不知道這個筆記本是誰的。
C
視頻舉報
前員工偷拍拉油視頻
記者了解到,執(zhí)法人員突擊檢查“大虎老火鍋”,是因為一段視頻。29日,記者看到了這段時長7分58秒的視頻。
從上往下俯拍的視頻中,并排放著兩個大鐵桶,一位身穿印有“大虎老火鍋”圍裙的男子拿著兩把水瓢,不斷將一個小鐵桶的油用瓢打撈起來,經(jīng)濾網(wǎng)倒入另一個大鐵桶中。后將過濾網(wǎng)的殘渣倒入垃圾桶中。打撈完畢后,男子再點燃大鐵桶下的爐盤,將桶中油脂加熱。
隨后,記者聯(lián)系上了該段視頻的拍攝者屈文(化名)。他告訴記者,他是大虎老火鍋的員工,這段視頻是他去年12月8日晚上10點半拍攝。“我們店有個姓李的負責打鍋,就是每天晚上將回收的油重新‘拉油’。”屈文說,他在這家火鍋店呆了幾個月時間,李某經(jīng)常讓他幫忙,12月8日這天晚上,正是他幫忙的時候,把手機放在菜架子上拍攝了視頻。
“我做了一次這種事后,再也不吃火鍋了。”屈文說,目前他已經(jīng)從這家火鍋店離職,并已就此事向食藥監(jiān)部門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