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兩年,這個項目申報了國家發(fā)明專利。鄭佳威的團隊不滿足于此,他們希望這項技術能走向市場,真正服務大眾。在學校的支持下,今年3月,舟山中安冷鏈設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這一技術運輸效率、存活率、保鮮度都要遠勝于傳統(tǒng)的活體運輸。”鄭佳威解釋,“傳統(tǒng)的活魚運輸需要大量的水,體積較大;如果中途有部分魚死亡,水體很容易被污染,加速其他魚的死亡。我們的技術可以實現把不同的魚做成不同規(guī)格的‘冰塊’疊放起來,彼此獨立,不會造成相互污染;魚被速凍后,還是活著的,即使運輸過程中有少量死亡,因為獨立在冰塊中,其解凍后的新鮮品質還是會優(yōu)于傳統(tǒng)保鮮的產品。”他們希望,品嘗新鮮的海產品不再是沿海人民的專利,內陸家庭的餐桌上也會出現。
目前,公司正處于創(chuàng)業(yè)初期,推廣成為一個難題。“凍住的魚,怎么就能活過來?還是有一些人對我們存在質疑。不過,我們還是愿意去嘗試與更多人交流我們的技術。最近,我們在跟船廠和船舶設計研究所洽談,爭取在漁船設計時,就可以預留空間安置活體冷凍機”。
為了打開市場,公司還在進行線上線下的整合營銷模式,建立了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等線上宣傳和銷售渠道。此外,公司還在與舟山一家科技公司的社群項目合作,希望能夠把他們的客戶和對水產品保活行業(yè)感興趣的人會集到社群里,鄭佳威的團隊來維護社群,通過相關知識科普、業(yè)內沙龍等,讓這個社群成為他們市場的一個重要輸入。
“我們還將結合舟山漁場主要漁獲情況,在冷凍工藝、設備高效節(jié)能、自動化控制等方面下功夫,爭取提升設備水平,推動該技術進一步走向市場。”鄭佳威說。他們希望短期內能夠穩(wěn)固舟山市場,長期能以舟山為中心,逐步覆蓋全國水產品市場。“最大的愿望還是希望能夠在公司發(fā)展壯大的同時,加快水產行業(yè)升級,增加漁民收入,讓更多人知道海的味道。”
原標題:學生創(chuàng)業(yè)團隊開發(fā)"活體冷凍機":魚冷凍后能復活?
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sh/2016/11-21/8069459.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