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色欧美视频,今夜无人入睡免费播放电视剧,日韩成人毛片在线,粉嫩av中文字幕,国产黄色大片在线观看,哥布林的洞窟,黄色小网站入口

您現在的位置: 臺海網 >> 新聞中心 >> 天下 >> 國內 >> 國內社會  >> 正文
新聞

四問信息泄露:抓完騙子,“幕后黑手”怎么辦?

m.dddjmc.com 2016-08-27 21:51 來源: 新華網

羅莊徐玉玉電信詐騙案告破了,4名犯罪嫌疑人落網!臨沭宋振寧被騙案也鎖定嫌疑人,只待抓捕!徐玉玉案發(fā)生到現在,并沒幾日光景,短短一周破案,不可謂不神速!但此事距離完結,還隔了很多問題:

  一問:抓到騙子就完了?

  抓住騙子當然大快人心,但我們更關心的是,出賣徐玉玉個人信息的人抓到了嗎?騙子既然落網,那么順藤摸瓜,信息泄露者按說也藏不了太久,但此事會不會就此打住?還真有點讓人心里沒底。網上搜搜相關案件,我們發(fā)現,雖然公安部門打擊過不少個人信息泄露的“內鬼”,但相對來說,信息泄露者一般隱藏更深,而對個人信息使用者的偵查鏈更短,破案更容易。相對于打擊騙子,到底是誰在販賣信息?這應該是更值得深究的問題!否則,抓了一個騙子,還有一群騙子在排隊,而販賣信息的人,永遠在竊笑著數錢。

  二問:能賣出如此精準信息的,究竟是什么人?

  前一天學校通知發(fā)放助學金,第二天掌握詳細個人資料的騙子就找上門!信息被出賣得如此精準,當然是有能力掌握考生一手資料的人!一般來說,目標可以鎖定這幾類人:

  其一、可能是黑客。對比銀行,教育內部信息系統(tǒng)相對薄弱,通常更受黑客青睞,考生個人信息被黑客竊取并打包出售的情況并不少見。

  其二、體制外“經手人”。安全漏洞最可能出現的地方,在合作單位或者外包業(yè)務環(huán)節(jié)?,F在辦理助學貸款的單位,或者是生源地民政部門,或者是大學的資助中心,而這些單位經常會用外聘人員,或者直接將業(yè)務外包,學生資料經手人太多,安全也就難以保障。

  其三、“內鬼”!這種可能最讓人感到恐怖,但現在信息販賣如此猖獗,不能排除是“內鬼”在作怪。

上一頁 1 2下一頁

更多內容請掃描二維碼關注臺海網官方微信(taihai101)

  • 臺海網微信

  • 廈門微公益

  • 海峽導報微信

  • 廈門第一時間

相關新聞

  • 開學季大學生頻遭詐騙 一萬條學生信息打包賣200元
  • 短短數天之內,多例電信詐騙相繼發(fā)生,被騙對象集中瞄準大學新生,更為嚴重的是其中兩例受害人被騙后已不幸猝死。面對悲劇,很多網友痛惜的同時,也在問電信詐騙究竟為何屢禁不絕?   事件   開學季大學生頻遭電信詐騙   這幾天,大學新生、山東臨沂女孩徐玉玉接了...
  • 徐玉玉遭詐騙案已抓獲4名嫌犯 嫌犯最高可能判無期
  • 本報此前對徐玉玉遭電信詐騙案的報道   26日下午,臨沂市政府發(fā)布消息稱,山東女孩徐玉玉遭電信詐騙一案告破,主要犯罪嫌疑人陳福地、鄭金鋒、黃進春、熊超4人先后落網,另有兩名嫌疑人正在追捕中。目前,公安部已發(fā)A級通緝令通緝這兩名在逃人員。   8月19日,山東臨沂女孩徐玉...
  • 800元可買一萬條學生信息 電信詐騙泛濫誰之過?
  • 導讀:一個電話、一條短信,一輩子的“保命錢”瞬間就被騙個精光。而今,“黑手”頻頻伸向沒有防備的孩子——被騙了9900元的學費,一個山東的準大學生永遠停止了呼吸……   類似的電信詐騙時時在身邊上演。學生家長、金融用戶、新手媽媽、買房賣房者等各種隱私,不斷變成詐騙的“...
  • 6名電信詐騙嫌犯致女生死亡被追捕 已抓獲4人
  • 據新華社電 公安部26日發(fā)布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山東臨沂徐玉玉電信詐騙案3名在逃犯罪嫌疑人陳文輝、熊超、鄭賢聰。其中,熊超于昨晚被福建公安機關抓獲。   8月19日,山東省臨沂市高考錄取新生徐玉玉被犯罪嫌疑人以發(fā)放助學金的名義,實施電信詐騙騙走9900元,造成惡劣...
  • 臺媒:大陸電信詐騙成產業(yè) 一年“產值”超千億元
  • 資料圖片:這是4月14日拍攝的茂名警方在打擊電信詐騙行動中繳獲的作案工具。 新華社記者 周穎 攝 參考消息網8月27日報道 臺媒稱,山東臨沂一名今年剛考上大學的女孩徐玉玉,被電信詐騙騙走其準備繳交的大學學費人民幣9900元后,因過度傷心不幸猝死,在大陸引發(fā)輿論熱議,電信詐騙猖...

關于臺海網 - 導報廣告價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 - 友情鏈接 - 投稿郵箱 - 版權聲明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算舉報電話:0592-968801

兒童色情信息舉報專區(qū)|違法與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90014) 閩ICP備07001623號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版權聲明: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導報(臺海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免責聲明:臺海網轉載自網絡的文章和圖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內容僅供參考。
如我們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圖片),請作者與本網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網,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