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在看守所內,談到父母,肖健(化名)雙手捂臉
他的“壓力”
工作四五年后,肖健覺得工作沒有意義,大約在1年前徹底辭去了工作。之后,除了找工作,他也安安分分,平時在家上上網,打打《英雄聯盟》,看看電視,和朋友出去喝喝酒。
不過,他偶爾也會表現出“狂躁”的一面,在自己的房間“用緊握的雙拳使勁砸著墻壁”。他對母親說自己壓力大,還曾說“活著沒意思”。
他的“習慣”
肖健似乎習慣了不上班,“也沒有太想過去找工作”。他一直想著自己做點小生意,比如餐飲、手機貼膜什么的。但遺憾的是,他“一直都有做生意的想法,但沒有去準備去付諸行動。”
在別人眼里,他的生活不算“錦衣玉食”,也算非常優(yōu)渥。但在他心里卻是一種沒意義的生活:“生活還是太平淡了,一條直線,沒有太大的起伏”。
他的“反省”
肖健說,今年年初,他在回家路上目睹了一起飛車搶奪案,當時第一反應是譴責,但也覺得飛車奪包者“速度挺快,跑得也快,感覺很刺激”。
后來,他做了三次案,其中第三次作案竟7次飛車奪包。他說,“我自己也有反省,覺得自己心態(tài)不是很正常。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被逮住了,那也是我該有的懲罰。”
成都商報記者 馬天帥 杜玉全 攝影記者 劉海韻
認識肖健的人,沒有一個人愿意相信,他會去飛車奪包。
即將27歲的肖健,住著寬敞的房子,開著20多萬的車子,雖然沒有工作,但媽媽每月會給他兩三千元零花錢——這筆錢對其他人來說,可能會嫌少,但肖健居然還能夠從中省下一部分存入銀行。
“他不是那種物質欲望很高的人。”肖健的媽媽說。
是的,甚至飛車奪包,他也不是為了錢:5次成功搶奪中,除了拿走1000多元現金,他甚至連手機都懶得要,扔進了錦江。
“為了刺激!”這是肖健對作案動機的全部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