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球
一切變化始于2015年1月。
在河南建業(yè)足球隊的百度貼吧里,鄭德幸在今年1月22日寫了一篇長文,敘述自己賭球、借貸的過程。
2015年1月,亞洲杯時,鄭德幸開始買足球彩票,下載了各種足彩APP。
剛開始玩的小,2元起步。
2月底,網上國彩禁售,他瘋狂的找可以買國彩的地方,自己看盤,看賠率,“在足彩吧找大神,買比賽,每天全部的心思在這個上面。”
3月份,連贏多天之后,鄭德幸覺得賺錢太容易了,投注慢慢加大,變成100元、200元。
但他賠了,輸光了生活費。
鄭德幸不甘心,借錢投注,曾一次中了7000元。
他在贏錢后,買了蘋果手機,請室友吃飯,一位同學回憶,他看起來得意洋洋,笑的很開心。
“如果這是個終點多好,可惜我沒有。”鄭德幸寫道。
賭博像毒癮一樣,染上便不易戒掉。
一次偶然機會,他看到足彩吧里一些代理說外圍賺錢,讓他去開戶,他充了50塊錢進去,并把之前的2000多塊錢全部投入滾球。但輸到只剩800元。
輸光了錢之后,鄭德幸想到了貸款,“心想這錢都能贏回來的,貸款也無可厚非。”
他在網貸平臺貸了一萬多元,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看到這么多錢,“雖然是貸款,心里居然一點恐慌都沒有,那時候,錢看來就是數字,一個越來越大的數字。”
半個月,一萬多全部輸光。
鄭德幸貸款的平臺是P2P金融信息服務平臺,這里有專門針對學生的貸款項目。
曾經火爆的校園信用卡業(yè)務因壞賬被叫停后,多家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P2P網貸平臺乃至小貸公司先后進入校園貸款市場。
從2014年開始,趣分期,分期樂,愛學貸,名校貸等多家專門針對學生的信用貸款,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并獲得了多輪天使投資。
3月17日,一位學生告訴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鄭德幸事發(fā)后,學校讓清潔工清理貼在校園各處的借貸小廣告,但是,仍有人在寢室去發(fā)傳單,這些人敲開學生宿舍的門,扔下一張廣告,扭頭就走。

3月17日,案發(fā)8天后,河南牧業(yè)經濟學院內仍有校園貸款“分期樂”的廣告。新京報記者曹曉波 攝
瘋狂貸款
鄭德幸的同班同學張軍表示,鄭在班里威信最高,這是他能夠借用同學身份信息貸款的基礎。
在大學里,一個班長相當于半個班主任,每年的開學,都要登記父母的身份、電話等基本信息;同學的手機、銀行卡也隨意放著,這都給鄭德幸提供了便利。
鄭德幸利用了這些漏洞。
他使用了張軍的信息,在諾諾鎊客、名校貸、優(yōu)分期、分期樂、雛鷹、趣分期平臺貸款,貸款近6萬元。
另一位同學黃龍,是借貸最多的,總計11萬多。
這還不包括其中兩個客戶端,可能用的不是黃龍本人的手機號,始終無法登陸,看不到數據。

一位同學提供的欠條顯示, 鄭德幸用該同學的身份在10個平臺貸款,欠下11萬多。 新京報記者曹曉波 攝
去年10月份的時候,黃龍第一次收到催款短信,“還以為是詐騙。”
到12月中旬,很多同學都收到了類似的短信了。
黃龍發(fā)現他的支付寶無法登錄,他于是重新修改了密碼,但未發(fā)現異常,直到支付寶頻繁發(fā)信息,一天發(fā)10幾條。
“我的天啦,至少還有5萬。”黃龍看了支付寶借條后詫異不已。
黃龍統(tǒng)計,鄭德幸利用他的信息在10個平臺網貸6萬多,在支付寶貸了5萬多。
“平臺上的手印,照片,簽字都不是我的。”黃龍告訴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
而鄭德幸宿舍6個人中,三個人的支付寶都是鄭德幸申請的,都有借款。
同學中,一共涉及28個,初步統(tǒng)計,欠款60萬。
這些借貸平臺頻繁給大家發(fā)短信,打電話騷擾,甚至稱會派出“外訪主”到學校來找麻煩,再不還款,就會報警,告到家長處,匯報給學校。
自去年8月,鄭德幸陸續(xù)收到催款通知,無奈之下,他將因迷戀賭球進而網貸的事告訴了父親鄭先橋。
這個常年生活在大山里的農民,至今不知道什么是網貸、P2P。
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學業(yè),也怕在村里丟人,鄭先橋把賭球的事瞞了下來。
他幫兒子還了兩次錢:第一次7萬多,這是他一輩子的積蓄;第二次3萬多,是從親戚朋友處借的。
在多番勸阻無果后,父親帶他去了舅舅家——鄭德幸最為敬重的人。
舅舅責令鄭德幸寫下清單,羅列出同學的姓名、貸款金額、電話號碼。
欠款名單寫滿了一張A4紙,他的舅舅還給其中幾位同學打過電話,要同學們不能再借錢給鄭德幸,還要求鄭德幸刪除賭球和借貸軟件。
鄭德幸也在嘗試與過去告別。
在今年1月,他發(fā)了一個個長長的帖文,講述賭球、借貸過程。他希望吧務不要刪,“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鄭德幸答應在今年春節(jié)前結清所有貸款,承諾時間是1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