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jù)中新網(wǎng)報道,在烏干達,放學的孩子們追著杜風彥的自行車一起跑。 受訪者供圖
許多歐美的青年,習慣于把畢業(yè)后的一年當做“間隔年(gap year)”,用一年的時間來放松自己,思考自己人生的方向。這一年里,他們或環(huán)游世界,或參與志愿服務,體驗不同的人生。
25歲時的杜風彥,也經(jīng)歷了這樣一場間隔年。一輛山地車,70多公斤的行李,他用22個月的時間騎行穿過亞非大陸22個國家,總路程達3.5萬公里。這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讓他跟非洲結下了不解之緣。現(xiàn)在,他正在準備第二次非洲之旅。
說走就走
25歲辭職騎行亞非22國
杜風彥大學學的是歷史,曾在社科院的考古隊實習過。考慮到歷史系不好找工作,他自學了IT。25歲時已經(jīng)是北京一家企業(yè)的技術總監(jiān)。
穩(wěn)定的工作,本來可能按部就班的人生,卻被內心的“小人”叫醒。杜風彥說,當時(2011年)對工作和生活并不滿意。“覺得人生很迷茫,猶豫徘徊,找不到方向。覺得未來有很多可能,就想出去看看,試試新的可能。”
于是,他決定去實現(xiàn)自己兒時騎自行車環(huán)游世界的夢想。而選擇亞非大陸的理由也很簡單,相比美歐來說,亞非大陸花費比較便宜。
本來就是騎行愛好者的杜風彥曾從北京騎行到西藏。據(jù)他最初估算,行程應該在一年完成,總花費在3萬元左右。此前,國內沒有人完成過這條路線的騎行,但杜風彥從網(wǎng)上找了攻略,并開始了準備工作。
但等到真正上路后,杜風彥才發(fā)現(xiàn),無論準備多充分,路上都會遇到各種意外。“在路上一天遇到的狀況,可能比在國內一年都要多。”簽證辦不下來、財物丟了、自行車故障、遭遇洪水、甚至戰(zhàn)亂……為此,他幾經(jīng)調整,從廣西南寧出發(fā),經(jīng)過越南、取道泰國,又在印度停留半年,然后前往伊朗,繞過戰(zhàn)火紛飛的敘利亞,前往約旦后再坐船到埃及,然后再從非洲之角的北端一直騎行到最南端的南非。一路上,除了必須要坐飛機和輪船才能到的地方,他幾乎全部都騎行?;径际敲康揭粋€國家辦下一國的簽證,辦不下來就想辦法說服簽證官。錢花完了,就留下來做兼職。最終行程因此持續(xù)了22個月,騎行路程達3.5萬公里。
為了省錢,住宿借人家的院子搭帳篷,在沙發(fā)客網(wǎng)站找最近的沙發(fā)客,或住到教堂里,吃飯則跟當?shù)厝速I原材料,自己用隨身帶的燃氣和炊具生火做飯。
旅途的最初,最難受的是孤獨??此评寺尿T行,大多數(shù)時候是一個人與體能的斗爭,強度大的時候,一天就要騎100多公里。一路美不勝收的風景和人成為他堅持下去的動力。金黃燦爛、一望無際的撒哈拉沙漠,吉布提潔白如銀的鹽湖,埃塞俄比亞北部火山神奇的地獄之門,坦桑尼亞塞隆蓋蒂大草原的野生動物遷徙,以及南非西開普敦盛放的花海,都讓他感嘆造物主的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