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網時知道自己該還債了
喬某的行為不僅迷惑了菁菁的家屬,也迷惑了警方。在菁菁失聯(lián)后不久,菁菁的家屬就向警方報了案,但多次撥打菁菁手機時都顯示正在通話,警方因此誤以為菁菁還在人世,只不過是在和家人鬧情緒不愿接電話而已。一直到菁菁失蹤滿兩年后的2014年9月14日,警方按法律規(guī)定將其列入失蹤人口予以立案,并開展偵查工作,這才發(fā)現喬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并將其拘傳到案進行審查,迫使其交代了犯罪事實。
“這兩年,我們從老家來南京不下上百趟,沒想到等來的竟然是這樣悲慘的結局?!狈ㄍド?,菁菁的家人泣不成聲。而喬某在法庭上稱,作案后的兩年里,他內心也備受煎熬,經常給菁菁念誦佛經,希望菁菁在那邊過得好。在警方找到他時,他心里想,時間到了,該還債了,便向警方坦白了自己的作案事實。根據喬某的供述,警方從其朋友處提取了保險箱,從中找到了菁菁的頭骨,菁菁身體的其他部分,都已經無法再找到。
死亡原因及受害人過錯成辯論焦點
庭審中,雙方的爭議焦點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菁菁的死亡原因。辯方認為現有證據單一,基本全是喬某口供,缺乏其他證據印證。鑒于菁菁生前社會關系復雜,不能絕對排除其他合理懷疑。對此,公訴人認為,在喬某烹煮尸體的出租屋里發(fā)現了從菁菁顱骨上掉落的牙齒,還從一只垃圾袋上找到喬某的指紋,再結合喬某在超市的購物記錄等,已經能夠形成完整的證據鏈,足以證明喬某故意殺人并分尸烹煮的事實。喬某的辯護人還稱,喬某的家人愿意無條件接受菁菁家人的賠償請求,請法庭參考喬某的犯罪并非有預謀而起,及其保存犯罪證據,且到案后能如實供述的情節(jié),對其從輕或減輕處罰。
雙方的另一爭議焦點是菁菁的行為是否構成受害人過錯。辯方認為,菁菁明知喬某有家室,還逼喬某離婚,并言語威脅,對喬某構成強烈刺激,導致喬某長期積壓的情緒爆發(fā),最終激情殺人,菁菁對此有過錯。而公訴人則認為,菁菁雖然有此舉動,但喬某并非只有殺人一條路可以解決,菁菁的行為并不構成刑法學意義上的過錯?!皢棠硨ι头蓸O端藐視,其行為性質極端惡劣,建議判處喬某死刑?!?
受害人家屬強烈要求判死
在刑事部分的審理結束后,法庭還進行了附帶民事賠償部分的審理。在這部分審理中,菁菁的家人強烈要求判處喬某死刑,還提出了121萬余元的索賠請求。菁菁的家人認為,喬某陰險狡詐,人做不出的事情他都做了,菁菁不知道他有家室,他是在騙取菁菁的感情。在此過程中,菁菁的好幾位家人都出現了情緒崩潰的情形,在審判長提醒下才慢慢控制住情緒。
在最后陳述階段,喬某先向菁菁父母和菁菁表達了歉意,又向父母妻兒表達了自己的愧疚之情。“爸爸媽媽,你們要保重好身體,你們在,我就在,你們不在,我就不在了。老婆,我們曾經有過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愿時間能沖淡你的痛苦,照顧好女兒,希望你能邁過這個坎。女兒,你是上天賜給爸爸最好的禮物,你的生日和爸爸是同一天,這是我們的緣分吧,爸爸以后再也不能和你去游樂場了,再也不能和你一起看海了,你以后要勇敢,要懂得感恩,要愛自己身邊的人,無論爸爸在哪里,都會凝望著你。”旁聽席上,喬某的家人早已泣不成聲。(文中菁菁為化名)
(來源:環(huán)球網)
(原標題:男子將情人分尸烹煮淋上番茄醬 丟美食街垃圾桶)
(原文地址:http://society.huanqiu.com/article/2015-05/6540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