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析拍賣火爆:不理性參拍推高成交價
有聲音指出,由于競拍現(xiàn)場激烈以及競拍者的不理性,最終推高了部分公車的成交價。而在第二場拍賣會現(xiàn)場,國家機關(guān)事務管理局資產(chǎn)管理司副司長徐永勝表示,“這么冷的天還這么激烈”。對于公車的成交價格和社會各界的熱情,他感到有些出乎意料。
至于購車者的心態(tài),部分受訪者表示,由于嚴格的管理和較為完善的保養(yǎng),讓公車擁有比普通二手車更好的車況和口碑,因此對這次公車拍賣格外重視。部分競拍者認為,公車拍賣的起拍價不算很高,所以對最終成交價有所期待。此外,也有競拍者流露出“沾官氣兒”的愿望,稱“都是領導坐過的車,以后商務應酬還是很有面子”。
評論認為,此次拍賣比以往歷次公車拍賣級別都要高,因而公眾的關(guān)注程度也高,加上各大媒體從一開始就紛紛發(fā)布消息,拍賣現(xiàn)場長槍短炮鏡頭聚焦,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以往公車拍賣存在的部分問題。
另有觀點分析,此次公車拍賣前兩場的溢價率之高,恰凸顯了二手車市場之亂。在二手車交易市場,修改里程車、泡水車、事故車比比皆是,二手車販子“高超”的翻新技術(shù),讓普通消費者難辨真假,網(wǎng)上曝光的被騙案例更是不勝枚舉。消費者對二手車市場信心不足,從而催高了對公車拍賣的熱情。
隨著今日下午落錘,首批中央層面公車拍賣將收官。有評論提醒,相較于中央車改的大刀闊斧,部分地方性車改卻令人憂慮,或進程緩慢,或浮于表面,或留有后門。而只有將這些漏洞都補上,才能徹底剎住“車輪上的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