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年份酒利潤超十倍
原來新酒加入食用酒精和各種香料,配上一點點說不清什么時候的所謂陳釀老酒,就可以打出年份酒的牌子銷往全國,我國目前對于白酒年份酒的標準和監(jiān)管都存在空白,這讓很多酒企鉆了空子。在記者進一步的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企業(yè)紛紛推出年份酒的重要原因就是年份酒驚人的暴利。
這是鄭州一家銷售瀘州窖藏30年年份酒的企業(yè),從他們發(fā)給記者的報價上看,每瓶價格只有40元。
在河南,僅這一種假年份酒,10個月的時間里,各級經銷商就能賺到800多萬元的利潤。而另一個河南的經銷商給記者發(fā)來的同一種30年窖藏年份酒的報價更低,每瓶只有33.3元,她告訴記者,做假年份酒,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資本運行鏈條。
其實擁有大量資金只是具備了做年份酒概念的前提,還需要具備的另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他們必須要找到合適的酒廠來合作。而這個合作,也是有門道的。
就這樣,買一家不知名的小酒廠的酒,做市場,做貼牌,年份酒就這樣一步一步被炮制了出來。30年的窖藏年份酒,每瓶批發(fā)價格便宜到只有33.3元。這其中所裝的酒到底是什么貨色,內行的人是最清楚不過了。
這位酒廠銷售經理告訴記者,在當?shù)?,糧食釀造的酒僅成本就達到10元左右1斤。如果再加上酒瓶、包裝、人工、酒廠利潤等成本后,30元一瓶的年份酒很有可能連生產成本都不夠。
這位經理告訴記者,酒精勾兌,冒充年份酒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而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在四川瀘州,一些酒類企業(yè)開始擔心,虛假年份酒的存在,正在侵蝕和傷害瀘州白酒的品牌聲譽。
但讓這些企業(yè)無奈的是,由于一些非法的酒類企業(yè)可以提供勾兌好的散酒、包裝、甚至還包括合法的品牌、以及生產、銷售白酒所需的各種證照等一條龍服務。因此,任何一個外地人在瀘州都可以順利定制到虛假的年份酒,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不想做假年份酒的企業(yè)也不得不考慮加入造假的行列。
市場混亂拒絕酒企玩概念
如果真是窖藏了20年或30年,消費者花大價錢買一瓶倒也不冤枉。但是在片子中我們看到,“年份酒”其實就是酒企玩的概念,而掏出真金白銀的消費者卻都蒙在鼓里,年產十幾萬噸的酒企“人間蒸發(fā)”,酒廠還沒成立酒就已經“誕生”,白酒窖藏年份想調成多少年的隨便調,監(jiān)管的缺失可見一斑。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年份酒市場混亂,標準與監(jiān)管缺失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