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臺海網(wǎng)5月3日訊 據(jù)北京日報報道,在大量時尚刊物的包圍中,堅持27年風格不改的《知音》似乎顯得很落伍,但正是這本看起來不那么入流的雜志,卻掀起一陣“知音體”風潮,近年來又因與名人對簿公堂,衍生出媒體公信力的社會討論。而更重要的是,由這本定價4.5元的雜志做主導(dǎo)的知音傳媒集團將進軍股市,成為中國期刊第一股。因此,當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時,探究這個奇異文化組合的意義,也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知音體”
呈現(xiàn)擴張之勢
《“可憐的兇徒”身邊躁動,京城董事長倒下一家人》、《“供養(yǎng)”的愛情雞飛蛋打,男友3根斷指在哭泣》、《深圳還你完整未來:父親當街咬斷兒子命根》……新近面世的2012年第13期《知音》依然堅持多年來的“知音體”,面目絲毫不改。
1985年創(chuàng)刊伊始,《知音》就以感情、愛情、案情故事,以及明星隱私抓住了讀者。隨著《知音》開始走紅,其文章風格干脆被人們冠以“知音體”,而這種風格的標題也被稱為“知音體”標題。
2007年,開始有一些網(wǎng)友以“知音體”進行比對式創(chuàng)作,他們熱衷于給熟悉的童話、寓言、故事等重新命名?!栋籽┕鳌犯拿小犊嗝拿米影?,七個義薄云天的哥哥為你撐起小小的一片天》,《賣火柴的小女孩》改為《殘忍啊,美麗姑娘竟然被火柴燒死的驚天血案》。有評論稱,這些看似對經(jīng)典童話、文藝作品的惡搞,實則充滿了對媒體煽情、狗血、惡俗標題風格的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