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臺北文化護照”活動將于8月10日啟動,通過3個月50場免費活動,帶領民眾深度探索臺北的歷史與文化之美。
主辦方臺北市文化局2日舉辦發(fā)布會介紹今年活動詳情。“2018臺北文化護照”活動包括25場導覽、5場講座、15場工作坊與多場大型主題活動等,通過不同主題、體驗探索、區(qū)域特色交叉編織出臺北的發(fā)展風貌。
今年的大型活動以“在地傳統(tǒng)”為主題。“好戲看臺北·臺北戲棚”活動將在臺北第一家傳統(tǒng)藝術表演觀光劇場——臺北戲棚舉辦。民眾不僅可以游覽戲棚,還可以學習認識傳統(tǒng)戲曲里的勾臉、身段以及樂器知識,讓傳統(tǒng)戲曲變得更加活潑有趣。
另一項大型活動“臺北平安皂·松山慈佑宮”將邀請民眾于9月1日來到松山慈佑宮,在肥皂上發(fā)揮創(chuàng)意,手工制作特色裝飾供奉給媽祖,祈求平安幸福。松山慈佑宮供奉媽祖200多年,曾是周邊地區(qū)的信仰中心。
臺北市文化局表示,每年的文化護照活動就像是一艘航船,帶領民眾游歷臺北的文化歷史長河,欣賞沿岸百年風景。
“臺北文化護照”活動創(chuàng)辦于2004年,帶領民眾走進大街小巷,喝咖啡、吃美食、看戲、聽歌、體驗傳統(tǒng)工藝,品味臺北獨特的文化氛圍,已成為臺北一年一度的民眾文化盛宴。(記者 陳君 查文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