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等法令帶來正向改變
3月2日,臺當局“行政院長”張善政在第14屆“金馨獎”頒獎典禮暨交流觀摩會致詞表示,在各機關(guān)努力下,“政府”陸續(xù)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工作法”、“防暴三法”及“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等,推動性別平等工作成效相當不錯。
據(jù)悉,“金馨獎”原以拔擢女性擔任主管,以及推動性別主流化的工作為宗旨,已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承辦13屆,績效卓著且備受肯定。
臺灣的性別平權(quán)活動,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其背后的力量來自婦女運動的倡議與民間熱烈的響應。尤其是1997年,臺灣藝人白冰冰之女白曉燕被綁架撕票案,一時間島內(nèi)民怨沸騰,直接促成“行政院”于當年成立“婦女權(quán)益促進委員會”,以宣示“政府”保障婦女生命財產(chǎn)權(quán)益的決心。
2002年通過“兩性平等工作法”(2008 年改為“性別平等工作法”);2004年頒行“性別平等教育法”;2005年通過“性騷擾防治法”,引入“性騷擾”概念……高雄醫(y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成令方指出,十幾年來,臺灣的婦女運動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在“打破父權(quán)”、“性別平等”、“反性騷擾”上成效顯著。
切身感受社會對女性的尊重
此番婦女團體呼吁即將上任的蔡英文落實性別平等政見,因為她本身就是臺灣第一位“女總統(tǒng)”,“半邊天”自然有期許。
蔡英文的參選政見有對兩性、婚姻平權(quán)的支持。日前,民進黨女“立委”余宛如表示要為職業(yè)婦女爭取福利,提議父母可帶3歲以下嬰幼兒進入議場,此舉引發(fā)島內(nèi)熱議。蔡英文4日在自己臉書上發(fā)文聲援余宛如,附上她抱著嬰兒的照片(如圖),寫道:生育小孩不僅僅是父母和家庭的責任,更需要社會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