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微博)3月3日訊 據中評社報道,臺南學甲在3月舉辦了全臺唯一的“蜀葵花季”,為嘉南平原的春天增添了艷麗色彩的花田喜事。
蜀葵,原產于四川,古稱戎葵、大福琪,別名“一丈紅”,栽培歷史久遠。早在漢初,“爾雅”里就有提到蜀葵,而在六朝以后各地也有普遍栽培,因此在歷代畫家的名作中也常見到它的蹤跡。
蜀葵花五顏六色,莖直立可達1至2米以上,古詩中形容蜀葵“五尺闌干遮不盡,尚留一半與人看” ,據考,1661年就有人從華南引進臺灣。
臺南學甲的蜀葵花田,系休耕農地種植的綠肥植物。過去,休耕田地所栽種的綠肥植物多半是太陽麻、波斯菊、向日葵、田菁等。近年幾,有農家實驗栽種蜀葵,結果在休耕農地盛開了美麗的花田景觀。
目前,臺南學甲區(qū)有5個里種植合計有4.2公頃蜀葵,花田景觀繽紛艷麗,為春天的臺南營造了新的美景,栽植面積及數量可謂全臺之最。學甲區(qū)公所當地還培植了5000盆蜀葵植栽分送家戶、學校、寺廟認養(yǎng)。
臺南學甲還舉辦全臺唯一的“蜀葵花季”,花田分布在學甲四個不同區(qū)域,地方上還舉辦各項活動,包括園游會、寫生比賽、樂團演奏、以及花田喜事。3月的第一個周末、假日,蜀葵花海也為學甲吸引了許多賞花人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