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1月18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靖東/文 林靜嫻/圖)經(jīng)營農業(yè)的臺商大多來自南部,周俊聲也不例外。在廈門耕耘的17年間,他引進的圣女果,更是成為大陸果品的新寵。3年前,他轉而來到泉州,“圈”起一片地,開始發(fā)展休閑農業(yè)?!拔乙蛟煲粋€兩岸農業(yè)區(qū)。”周俊聲說道。
日前,在泉州,記者邂逅了這位“圣女果之父”。
臺灣帶來圣女果驚艷大陸
高大的周俊聲,外表溫文爾雅,不像是一家農藝公司的老板,倒更像是個學者。而仔細一問,他果然是學者出身。
周俊聲來自臺南,在家鄉(xiāng),他專門從事農業(yè)研究,曾被單位外派到非洲、越南等國家,援助當?shù)剞r業(yè)發(fā)展。1990年,他來到廈門,在這里建起自己的種苗公司——— 廈門農友種苗有限公司:“之所以選擇廈門,是因為這里的氣候非常適宜臺灣的農作物生長,還有我們的生活習慣相同,語言也一樣?!?
培育種苗,需要培訓大量的技術人員,周俊聲就直接從臺灣調配。沒想到,這些技術人員到了廈門后,也喜歡上了這里,這更加堅定了他把總部設在廈門的決心。
農業(yè)種植,育苗技術特別關鍵。周俊聲從臺灣帶來了小西紅柿 (也稱圣女果)、無籽西瓜等瓜果的種苗,想在大陸開枝散葉。沒想到,小西紅柿培育出來的第一季,就被當?shù)剞r民大為打擊:“這玩藝兒能吃嗎?不會是騙人的吧。”
可是,沒想到,圣女果甫一上市就迅速占領了市場。當時,種一畝水稻的收益差不多只有200元人民幣,而種圣女果,一年的收益可增長到七八千。
有錢賺,農民自然紛紛仿效,很快,農友種苗在大陸聲名鵲起。
專心休閑農業(yè)開發(fā)“臺灣模式”
“經(jīng)濟發(fā)展到一定水平后,人的工作、精神壓力會越來越大,這時,就需要有一個合適的發(fā)泄、調適渠道”,在大陸闖蕩20年時間,周俊聲覺得,在大陸開發(fā)精致農業(yè)的時機到了。
于是,他來到泉州,在泉州華僑大學園區(qū)后面,“圈”下了3000多畝地,用來開發(fā)休閑農業(yè)。周俊聲放開手腳,大膽引進臺灣的各種果苗,準備種一片臺灣水果林。
“比如黃金芒果,一個一兩斤重,個大味甜多汁,大家一定喜歡;比如楊桃,以及很多在大陸沒見過的品種。”對于一個農技專家來說,要栽培一片園林,那真是小菜一碟,但休閑農業(yè),遠沒有這么簡單。
在臺灣,休閑農業(yè)還包括餐飲、娛樂、休閑設施等環(huán)節(jié)。但他有信心,除了移植臺灣種苗,還要把臺灣精致農業(yè)的“種苗”一起移植到大陸來。
做南臺灣農民的領路人
2006年,胡錦濤總書記來福建時,接見了一批臺商,其中就有周俊聲。當時,他和總書記的一段對話,被媒體廣為傳播。
“胡錦濤握著周俊聲的手,關切地詢問:‘效益還好吧?’周俊聲回答:‘公司效益不錯。’接著又誠懇地說:‘整個國家還是要以農為本。’‘你說得對!我們13億人,不把農業(yè)問題解決好,不把老百姓的吃飯問題解決好,那就沒有希望。兩岸在農業(yè)領域的合作潛力很大。’‘臺灣的農業(yè),還是多到大陸這邊來才有希望?!芸÷暽钣懈杏|地說。”
總書記的這次接見,對周俊聲來說是很大的鼓舞。他意識到,在兩岸交流中,農業(yè)企業(yè)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臺灣水果到大陸,既是在幫助臺灣農民,同時經(jīng)過媒體的報道,也是在幫助臺灣水果在國際上打響知名度。但是,他又想到一個問題,臺灣土地資源狹小,農業(yè)發(fā)展?jié)摿τ邢?,而能到大陸來,能接觸到大陸農業(yè)環(huán)境的臺灣農民,卻沒有幾個,怎么才能把臺灣農民帶到大陸,帶他們一起來尋找希望呢?
于是,周俊聲想到了自己正在開發(fā)建設的休閑農場,何不把這個農場開發(fā)成“兩岸農業(yè)區(qū)”,讓臺灣南部的農民常來常往,熟悉一下大陸的氣候,看看大陸的鄉(xiāng)土人情,再找找有沒有可以開發(fā)的“錢途”?
“我本來就很喜歡休閑農業(yè),投入到其中,如魚得水?!敝芸÷曊f,“尤其福建又有“小三通”,都講閩南話,我想,南部的鄉(xiāng)親們來到這里,一定會很快就愛上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