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1947年出生于臺灣省屏東縣一個望族家庭,臺灣大學法律系畢業(yè)后從事律師工作,“美麗島事件”后走上從政之路。1997年,因國民黨內(nèi)部分裂,他競選臺北縣長獲勝。在2001年年底的縣市長選舉中,民進黨在臺灣北部幾乎全軍覆滅,但蘇貞昌以過半數(shù)的高票連任。從此,他成為民進黨在臺灣北部地區(qū)最重要的橋頭堡,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黨內(nèi)的地位。長期以來,民進黨內(nèi)都有“南謝(長廷)北蘇(貞昌)”的說法。
多年來,蘇貞昌充分利用行政資源,與地方派系打得火熱。同時,他與陳水扁的交情也不一般。1986年,陳水扁因“蓬萊島事件”被判入獄,蘇貞昌正是其辯護律師。1999年3月,陳水扁與當時的民進黨主席許信良為爭取2000年“總統(tǒng)”候選人提名爆發(fā)了激烈沖突,已任臺北縣長的蘇貞昌公開支持陳水扁。
陳水扁第二
至于蘇貞昌上任后民進黨的走向,專家指出,蘇貞昌本身不會調(diào)整民進黨的體制理念和大政方針,他所能做的只是為了區(qū)別于陳水扁政策的微調(diào)。
接受采訪的專家告訴《國際先驅(qū)導報》,橄欖球選手出身的蘇貞昌近年來言論激進,開始“走陳水扁的路子”,相比出言謹慎的另一個下一任總統(tǒng)候選人謝長廷,蘇貞昌“比較火”而且學會嘩眾取寵,關(guān)于“臺獨”的言論也發(fā)布地比較多。
“蘇貞昌時代”的民進黨的“臺獨”色彩也不會有所松動,民進黨立委李文忠曾主張修改“臺獨黨綱”,蘇貞昌當時就很清楚的表態(tài),“黨的立場很清楚,不會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