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時,懵懂當中,他曾經(jīng)為自己立下了要成為一名外交官的夢想,40多年后,歷經(jīng)轉折,他終于如愿以償。而2001年,他也曾經(jīng)在國民黨大選失利之后,回歸基層,從頭做起,最終成為國民黨中人氣最高的政治明星之一。
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胡志強曾經(jīng)說:在他這一生當中,遭遇過很多的挫折,但每一次他都告訴自己不要接受失敗,因為這只是摔倒,并不是結束。而有評論也曾經(jīng)把胡志強稱為國民黨的一張"鬼牌",因為他總能在最沉悶的環(huán)境中制造喜悅,在最絕望的時候創(chuàng)造出希望。
1948年,胡志強出生于北京。這一年,國共戰(zhàn)爭即將結束,節(jié)節(jié)潰敗的國民黨軍隊正在準備向臺灣大規(guī)模撤退。隨后,襁褓中的胡志強被父母帶到了臺灣,在臺中的眷村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時光。
胡志強:我小時候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憑良心講,生活很簡單,幾乎是貧窮,我也是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孩,少無大志,大概是,國中,初中,偶爾看到電影,看到有人吃牛排,喝可樂,外交官,酒會,穿得漂亮,生活那么好,那時候我開始立定志向,為了要喝那一杯可樂,我一定要做外交官,不然我這一輩子也沒有吃過牛排,然后開始努力學英文,以為學英文就可以做外交官。
胡志強:后來考進外交系,政大外交系,第一志愿。然后我們外交系畢業(yè)的時候,我憑良心將,最優(yōu)秀的人去考外交官,最難考。我的成績不是那么好,不可能考上外交官,所以我就擠進了留學潮。
1985年,從英國牛津大學獲得國際關系博士學位后,胡志強回到臺灣,在國立中山大學做了一名教授。1991年,一個意外的機會讓年屆不惑的他受到了當時臺灣領導人李登輝的注意,得以進入政府部門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