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楊澤軍
11月24日,臺灣縣市“九合一”選舉落下帷幕,其中最為外界關注的縣市長部分,國民黨取得大勝,由上屆選舉的6席猛增至15席,讓人始料不及;民進黨則由13席驟降至6席,慘不忍睹。對于國民黨的這次大勝,有一種聲音將之歸功于高雄市長當選者韓國瑜,宣稱民進黨是傾全黨之力救一人(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而國民黨方面則是一人(韓國瑜)救全黨。這話雖有些夸大,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確,這次國民黨獲得縣市長選舉的大勝,韓國瑜功不可沒,可謂是最大的功臣。
韓國瑜攻下民進黨大本營立下頭功。高雄市長,對于國民黨可說是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而韓國瑜的當選則是歪打正著。高雄市在民進黨執(zhí)政下已有20個年頭,可謂民進黨的鐵票區(qū)、大本營,國民黨推誰都無希望,對于參選高雄市,黨內彌漫著悲觀主義情緒,參選意愿不高。由韓國瑜出馬,也是死馬當著活馬醫(yī),是不得已而為之,作為一個大黨,對于高雄這個重鎮(zhèn),總不能缺席,而對韓的參選國民黨并沒有抱持太大希望,民進黨也完全沒有將之當成對手。確實,韓國瑜與陳其邁原本沒有什么可比性,實力相去甚遠,無論是知名度、聲望、支持力量、可資運用的資源等都無法相提并論,僅被看作是選舉中的一個過客,走走場而已。
然而就是這位不被外界看好的名不見經傳人物,卻不信邪,不懼對手,未因與對手的差距而氣餒、而放棄,相反逆風而上、奮起追趕,憑借著自己非典型政治人物的特質,打了一場不同于常規(guī)的選戰(zhàn)。韓頗有口才與智慧,說話詼諧、風趣,深入基層,擅長與選民打成一片,了解選民所想,知選民所需,很接地氣,獨具一格,在黨內外頗受青睞與支持,讓選民刮目相看,不僅獲得藍營的廣泛支持,在中間板塊的支持率也高于陳其邁,甚至撬動綠營板快,讓不少泛綠選民轉變立場,有了“換黨做做看”的想法。可見,韓國瑜通過自己和競選團隊的努力,硬是將一場差距甚大、本無懸念的選舉打得熱熱鬧鬧,讓雙方差距大幅縮小,讓支持者充滿期待,信心大增,認識到高雄市也非鐵板一塊,并非不可撼動;讓對手倍感緊張,不得不傾全黨之力投入高雄市全力輔選,試圖拉抬陳其邁低迷的選情,也因此有了民進黨傾全黨之力救一人的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