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上臺、民進黨“執(zhí)政”后,雖強調要“維持現狀”,繼續(xù)發(fā)展兩岸關系,卻是口惠而實不至,不僅沒有維持兩岸現狀,相反卻徹底否定前任的大陸政策,拒不接受“九二共識”,也不承認“兩岸一中”的核心內涵,更有甚者,還加大力度推動“臺獨”,瘋狂地“去中國化”,竭力設法從文化、歷史層面斬斷兩岸的聯結,使得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蕩然無存,馬英九時期兩岸關系形成的六十年來“最佳時期”不復存在,兩岸關系緊繃、臺海局勢高危,當然蔡英文當局也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島內經濟遭受重創(chuàng)。由于蔡英文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甚至不遺余力推動“漸進式臺獨”,導致兩岸關系緊張對立,臺海局勢重陷高危,間接造成臺各行各業(yè)經濟大蕭條,觀光業(yè)首當其沖,遭受最嚴重沖擊,赴臺觀光陸客數“斷崖式”暴跌,據測算,以2014年陸客赴臺觀光人數為基點,陸客赴臺觀光客減少三分之一,收入減少就高達千億元新臺幣,換算成GDP和就業(yè)人口,只能以“災情慘重”來形容。而觀光業(yè)的蕭條,與之相關產業(yè)也受到很大波及,如旅館業(yè)、餐飲業(yè)、運輸業(yè)、旅行社、精品店、夜市等無一幸免,過去門庭若市,現今門可羅雀,有的不堪虧損無預警倒閉,有的節(jié)衣縮食苦苦支撐,原本紅紅火火的多家飯店等待出售,靠接運觀光客營生的上萬輛游覽車,近半數靜靜呆在停車場,沒有生意停運,熱門景點成冷門,失業(yè)率隨之大增,一度突破4%大關。臺農漁民利益也受到嚴重傷害,農漁產品外銷渠道不暢,輸陸農漁產品大幅減少,導致水果、稻米、水產品等產地價格大跌;兩岸關系的緊張,也使得島內投資環(huán)境惡化,外資赴臺投資疲軟,投資額連續(xù)幾年下滑,島內企業(yè)信心明顯不足,困擾臺灣已久的結構性沉疴始終未解,有意向外轉移產業(yè)、資本,進而影響臺經濟發(fā)展復蘇。
“邦交國”數量一減再減。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熱衷推動“漸進式臺獨”,使得兩岸在涉外關系上原有的默契被打破,風云再起,斗爭加劇。也因此,臺“邦交”關系受到擠壓,國際生存空間遭到壓縮。自2016年底以來,先后有5個國家與臺“斷交”,包括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馬、多米尼加、布基納法索及薩爾瓦多。至此,臺“邦交國”僅剩17個,創(chuàng)下歷史新低。尤其極具諷刺的是,蔡英文一面頻頻出訪 “固邦”,結果卻是事與愿違,“邦交國”越固越少。2016年6月底,蔡英文借參加巴拿馬運河拓寬工程竣工啟用典禮之機,出訪巴拿馬等國,重點旨在加強與美洲相關“邦交國”關系。結果巴拿馬卻頻頻給蔡“驚喜”,在運河峻工典禮上巴方安排中國大陸巨輪第一個航經運河,令蔡頗為尷尬、挺沒面子;臺提供巴拿馬學生獎學金留學臺灣,學歷卻不被巴國承認;特別是不到一年,巴拿馬干脆宣布與臺“斷交”,與大陸建交。2018年8月21日,蔡英文剛剛結束對幾個“邦交國”的外訪回到臺灣,尚未來得及炫耀出訪成果,就傳出薩爾瓦多與臺“斷交”消息,令蔡難堪不已。蔡曾親自出訪薩爾瓦多“固邦”,今年6月,臺涉外部門負責人吳釗燮也專程訪問薩國加強關系,沒想到僅僅2個月,薩爾瓦多還是毅然決然地與臺“斷交”,與大陸建交??梢?,蔡英文處心積慮“固邦”,徒勞無功,“邦交國”越固越少。更要命的是,薩爾瓦多絕非與臺“斷交”的最后一個國家,只要蔡當局堅持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推動“臺獨”,臺灣的“邦交國”將會繼續(xù)減少,臺灣被邊緣化的趨勢將進一步加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