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通過WHA參會、中越聯(lián)合聲明、斐濟駐臺機構全面撤離等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臺灣參與國際事務的門正越關越小。若蔡當局不能重回“九二共識”正軌,這種情況還會更加嚴重。
中國社科院臺灣問題專家田葦杭應海外網(wǎng)邀,撰文分析大陸懲戒“臺獨”的五種模式,將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模式。在國際社會,“一中”的籬笆已經(jīng)越扎越牢,臺灣試圖打“美日牌”、“民意牌”、“悲情牌”很難奏效。
近來,在臺執(zhí)政即將迎來周年之慶的蔡英文當局日子很不好過,不僅內(nèi)部執(zhí)政民調(diào)繼續(xù)下滑,而且在國際上接連碰壁,陷入內(nèi)外交困的凄慘境地。單拿蔡當局一年來參與國際事務上的遭遇來說,從就任之初被ICAO拒之門外、遭遇與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斷交”,到駐尼日利亞代表處被“撤館”驅離、斐濟駐臺機構的全盤撤離,再到接連被WHA等國際組織大會拒之門外,可以說蔡當局清楚見識了國際社會對“一中原則”的普遍支持,不斷嘗到了拒絕“九二共識”、破壞兩岸協(xié)商的苦果。若蔡英文當局兩岸政策再不進行實質調(diào)整,不能回到承認“九二共識”的正確軌道上來,未來臺灣方面參與國際事務的門一定還會越關越小,碰壁事件也將會越來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