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戒備森嚴的日本皇宮談何容易。蔡智堪描述,“皇宮有多名皇警,穿長衫,執(zhí)大刀,日夜守望。各門前設有長橋,日本人稱為 ‘斷足橋’。如果有人潛渡門橋,皇警必揮長刀,砍斷其足,然后再處以不敬之罪(死刑)。”
要進入這樣的地方,沒有“內(nèi)線”是不可能的。這個“內(nèi)線”,就是牧野伸顯一個小妾的弟弟——皇室書庫官山下勇。1928年夏天某夜,蔡智堪喬裝成修補圖書的匠人,帶著牧野送來的“皇居臨時通行牌”,由山下勇領路潛入日本皇宮。
進入皇室書庫后,《田中奏折》擺在蔡智堪面前。原本他想拍下奏折,但由于只能在夜晚進出皇室書庫,普通燈光亮度不夠,又不能用閃光燈,因此只得作罷。最后,蔡智堪將半透明的碳酸紙鋪在原件上,用鉛筆照著描出。直到次日天亮前《田中奏折》還沒有抄完,蔡智堪不得不離開書庫。次日夜里,他再次潛入書庫,抄完了奏折全本。
據(jù)蔡智堪的回憶,之后他將《田中奏折》抄本藏在皮箱夾層里,從東京護送到沈陽,親手交到王家楨手中。至此,他完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田中內(nèi)閣于1929年倒臺,只不過《田中奏折》的曝光,還是沒有阻止日本侵華步伐,也沒有阻止日本軍國主義走向滅亡。
尾聲
1940年,已經(jīng)離開日本的蔡智堪在搜集情報的時被日軍逮捕,關進臺灣監(jiān)獄,直到1945年方才出獄。那時,蔡智堪難掩興奮之情,寫下了《臺灣光復節(jié)復家日》:
滿腹經(jīng)綸信手裁,癲狂愧乏濟世才。何時應得韓歐筆,萬里江山歸滿來。唯飲后龍一杯水,不惠公私半文錢。勸君莫話封侯事,瘦馬重荷益惘然。
1955年9月29日,蔡智堪在臺灣去逝。蔣介石為其頒發(fā)褒揚令。而蔡智堪的祖籍地福建泉州石獅,也以有這樣的抗日志士而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