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海媚版“周芷若”據(jù)說是金庸最愛“周芷若”
熱追“當紅炸子雞”臺拍出金庸最愛的周芷若
雖然在臺被禁,但金庸小說實在太有感染力,臺灣各界積極爭取金庸作品解禁。尤其是臺灣遠景出版社的沈登恩。
1975年,朋友從香港來臺,帶給沈登恩一套舊版《射雕英雄傳》,他一天一夜看完,“這么好看的小說,臺灣竟沒出版?”于是從1977年開始,他不斷爭取,歷經周折,在1979年得到一紙公文“尚未發(fā)現(xiàn)不妥之處”而獲批出版,金庸武俠小說開始火遍臺灣,成為“當紅炸子雞”。
隨之而來的是,臺灣影視圈也開始引進、翻拍金庸武俠作品,讓更多臺灣人知道了金庸及其作品。“1980年代,在臺灣大街小巷,我們隨處可以租到港版金庸武俠劇,很多人都喜歡看。”鈕則勛說。
也是在1980年代,臺灣掀起了金庸劇熱潮,陸續(xù)拍攝了一些不錯的影視作品。當時,金庸作品剛解禁,臺灣女金牌制作人周游很有眼光,向臺灣主管部門申請拍攝金庸劇,意外獲得通過。隨后她和導演丈夫李朝永找來了“不老女神”潘迎紫、孟飛拍《神雕俠侶》,在臺灣火得一塌糊涂,甚至有牙醫(yī)不看診,要病人看完《神雕俠侶》再看病。據(jù)稱,周游版《神雕俠侶》獲得了金庸的盛贊。而周游版《雪山飛狐》的片尾曲就更經典了,那是羅大佑詞曲、鳳飛飛演唱的《追夢人》。
此后,臺灣制作了許許多多的金庸劇,有紅透半天邊的,也有默默無聞的。據(jù)說,金庸最喜愛的“周芷若”就來自臺灣另一金牌制作人楊佩佩拍的1994版《倚天屠龍記》。這版精裝戲,從選角到包裝很都經典。其中,張無忌扮演者是“咆哮帝”馬景濤,趙敏由“許仙”葉童扮演,周芷若則是那個年代的“夢中情人”周海媚傾情演繹;片頭曲周華健的《刀劍如夢》也是廣為傳唱。
有趣的是,因《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走紅的“臺灣女神”陳妍希,在大陸導演于正的《射雕俠侶》中演了小龍女,雖然造型被嘲“小籠包”,但她卻也因這部金庸劇與楊過扮演者陳曉喜結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