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發(fā)表“臺獨”言論的臺灣基進黨“立委”陳柏惟面臨罷免危機。在接受采訪時,陳柏惟提到罷免竟稱自己“與有榮焉”。對此,臺灣網(wǎng)紅評論員“宅神”朱學(xué)恒直言,陳柏惟的語言能力除了唬爛之外都很差,他指出,“與有榮焉”的意思,是和對方一起感到光榮,難道陳柏惟是想表達自己被罷免,和領(lǐng)銜人一樣光榮嗎?
臺灣網(wǎng)友更是對陳柏惟開啟群嘲,“沒文化真的很可怕,這種‘立委’不能留”、“當年教他語文的體育老師與有榮焉”。其實,亂用成語并非陳柏惟獨有的毛病,因貪腐入獄的陳水扁堪稱島內(nèi)亂用成語的“鼻祖”。
2006年陳水扁在一次活動上,大談志工團體到海灘撿垃圾從事“凈灘”活動,并贊揚志工人員對臺灣的貢獻真的是“罄竹難書”。本來是正面的公益活動,但律師出身的陳水扁卻將貶義的成語贈予了他們。
罄竹難書一詞出自 《呂氏春秋》,“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shù),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之后即用以比喻罪狀之多,難以寫盡,有嚴重貶意,更是臺灣中小學(xué)生常被教師叮嚀絕不可亂用成語的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