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于臺媒
大概誰都沒想到,中國國民黨能在“地方”選舉中贏得如此痛快。一時間,一些人的論調從選前看空國民黨變成了如今抬高國民黨,甚至已經有人開始憧憬2020年會開啟“后民進黨時代”。
但正如島內媒體所言,這次國民黨勝選最大的原因,在于民進黨這兩年執(zhí)政品質實在不佳引發(fā)民怨,即便是最大明星韓國瑜,他的政論立足點也是民進黨把高雄搞得又老又窮。因此,與其說是國民黨打敗了民進黨,不如說是民進黨被自己搞垮。如果就此沾沾自喜,那就又落入兩大黨互相“比爛”的怪圈。
坦率地說,國民黨徹底失去執(zhí)政權的這兩年時間,黨中央的體制機制沒有太多變化,由吳敦義領導的國民黨還是帶著落魄貴族的心態(tài),以其慣有的政治邏輯與行為方式在島內政壇運作。它長期形成的“恩庇—侍從體制”,更關注“他是誰的誰”,讓那些有能力、有抱負但沒有背景的政治人物,很難有站到前臺的機會。
而這次國民黨大勝,靠的正是那些沒有顯赫學歷、沒有家世背景,在國民黨全盛時期難以入大佬法眼的草根人物。韓國瑜曾被國民黨放棄,侯友宜被懷疑是“藍皮綠骨”,他們鮮少有國民黨中央支援,卻依靠貼近民心的政治論述以及民進黨糟糕的執(zhí)政成績,贏得本次選舉。
因此可以說,本次國民黨贏得15個縣市執(zhí)政權,并不代表它已經走出政治谷底,甚至這個百年老店已經脫胎換骨。但這的的確確是一次難得契機,借助勝選的東風、昂揚的士氣,做一點早該做但要么沒機會做、要么沒動力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