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包袱鋪,“中國制造”就是酷!我是熱衷買買買的敗家大侃子~說到買東西,不管是通過網絡平臺還是實體店,或者出國旅游帶個小紀念品之類的,總不乏見到“MADE IN CHINA”這個熟悉的字眼,當“中國(大陸)制造”遍布世界各個角落時,與大陸一衣帶水、同根同源的臺灣,自然也是“共沐惠澤”啦。

盡管民進黨長期以來“去中國化”的“小動作”不曾停止,但事實上,不管是藍營還是綠營,或者未具政黨顏色的臺灣民眾,在生活起居、飲食旅游、影劇娛樂等各個層面,處處都已離不開大陸了,不夸張地說,大陸產的各形式商品如今已遍布全臺灣!

臺灣《旺報》有評論文章指出,臺灣人的一天,從喚醒人們的鬧鐘或手機開始,衣褲鞋襪、3C家電、學生文具、辦公室設備、家具,三餐宵夜,再到晚間睡覺的床單寢具,還要加上電視劇、綜藝節(jié)目這樣的“精神食糧”……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看的、玩的,哪一樣能離得開“MADE IN CHINA”?文章同時強調,就算是許多號稱“臺灣制”的商品,材料、零件等往往也是來自大陸,所謂“臺灣制”不過是在臺灣組裝而已。



臺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游開雄也表示,早年受到大陸生產成本低等因素的影響,各地企業(yè)都會跑到大陸發(fā)展,以至于多數(shù)商品都從大陸產出,當時臺灣市場就有許多大陸商品在流通,到如今,臺灣小到鍋碗瓢盆,大到計算機、玩偶,甚至是如潛盾機類的高新科技產品都是“MADE IN CHINA”了。

有臺灣網友還隨之感嘆:時代不一樣了,臺灣已經差大陸太多了。


誠如前文提到的,大陸貨現(xiàn)如今不僅占領了臺灣市場,連國際市場也離不開“MADE IN CHINA”了,比如蔡當局的日本“干爹”及美國“爸爸”,也都是“中國(大陸)制造”的忠實粉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