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11月27日電 臺當局行政機構自2016年底核定超過200項減碳推動作法。但據臺媒報道,截至目前為止,取得成績有限,且今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不降反升。
綜合《聯合報》、中央社等臺媒報道,《巴黎協定》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同年底,臺當局行政機構核定由能源、制造、運輸、住商、農業(yè)、環(huán)境等六大部門所提出的202項減碳推動作法。該作法經核定上路快一年,根據各部門推動狀況,普遍是“創(chuàng)新容易、翻轉難”。
相關做法如老舊車輛汰換成電動車、推動太陽能及風力發(fā)電等再生能源、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等,目前仍未有成績。做得較好、且推動較快的是再生能源目標,如離岸風電、及新創(chuàng)的綠色金融等。
不過,臺媒也表示,2005年后,臺灣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多平穩(wěn),并未如過去所預估會直線上升,原因推估有大眾開始關注能源問題、民眾節(jié)能減碳等。
另據報道,大陸目前碳排放強度下降的態(tài)勢良好,2016年碳排放強度比2015年下降6.6%,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13.3%,造林護林任務超額完成。
此外,美國雖宣布退出《巴黎協定》,讓全球減碳努力蒙塵,但今年春季美國再生能源供電量超越核電,讓人看到減碳新曙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