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華語文知識庫”云端網(wǎng)絡版在兩岸同步開通,同時發(fā)布的還有《兩岸常用詞典》。這是劉兆玄在“文總”會長任內(nèi)推動“中華語文知識庫”計劃的初步成果。2016年,兩岸合編的《中華語文大詞典》(試印本)面世,它是在2012年的《兩岸常用詞典》和《兩岸通用詞典》基礎上擴充字頭和詞條編成的。詞典共收字頭11000多個,其中包括大陸《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中的8105個字和臺灣《國字標準字體母稿》中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
恐成蔡當局“去中國化”工具
去年11月,“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任期屆滿,圍繞新會長人事問題,發(fā)生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綠化”與反“綠化”的風波。外傳蔡當局為“拿下”該會,動員了600多位“人頭”入會,企圖讓“文總”變天。此舉招來國民黨激烈反彈,認為蔡當局不僅要“整碗捧去”,還想“鍋底打包”。
11月底,劉兆玄任期屆滿,宣布辭去會長職務。當時,正值“世芳扯鈴”與“自自冉冉”等“去中國化”議題沸沸揚揚之際,劉兆玄痛批蔡英文不要一邊“去中華文化”,一邊又費盡力氣爭取“中華文化總會”會長,“這是很荒謬的現(xiàn)象”。
但在民進黨執(zhí)政的大背景下,“中華文化總會”的“綠化”似乎只是時間問題。15日,“中華文化總會”召開第6屆執(zhí)行委員會,通過蔡英文等258名新會員的入會案。不出意外,蔡英文很快就將接任會長一職。如愿以償?shù)牟坍斁?,還特意發(fā)布新聞稿,感謝“中華文化總會”通過蔡英文入會案。對于“變天”后的“中華文化總會”將往何處去,?;鶗岸麻L洪其昌期待“文總”的各項兩岸交流能夠延續(xù),但國民黨“國發(fā)院院長”林忠山直言,蔡當局的“去中國化”路線與“文總”宗旨相左,可以預期許多兩岸交流活動將被喊停,蔡當局或許還會利用該會進行“偏見性動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