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在11月26日舉行的臺灣地區(qū)基層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中,遭遇了建黨36年來最大的敗績。連日來,民進黨黨內“炮聲隆隆”,又是“反省”,又是“檢討”,抓“戰(zhàn)犯”、追責任,好不熱鬧。
在此次選舉中,由于民怨深重、選情不利,民進黨故伎重施,企圖通過操弄所謂“抗中保臺”來扭轉敗局,但遭到選民唾棄。輿論指出,這表明民進黨的“抗中保臺牌”已經失靈,并認為,民進黨肆意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導致臺海戰(zhàn)云密布,引發(fā)民眾戰(zhàn)爭恐慌,是民進黨敗選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對于這樣一個重要敗選原因,在民進黨上上下下所謂的“檢討反省”中,卻無一例外的選擇了視而不見。這表明民進黨所謂的“檢討”也好、“反省”也好,不過是博取民眾同情的淚目戲碼;而所謂的抓“戰(zhàn)犯”、追責任,更像是一出赤祼祼的爭權卡位的“宮斗劇”。
這些劇目,再次展現了民進黨政客無論是外斗還是內斗,都在行、都敢斗的一貫本性,因為他們真正在意的不過是自己的權位和利益,而不是民眾所在意的和平、安寧、健康、福祉。
或許,在民進黨政客的心里,這次“九合一”選舉與2024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還是不同的,這次“抗中保臺牌”失靈,下次不見得沒有操作的空間,因此他們可以不“檢討”、不“反省”。
就客觀事實而言,島內社會的確還存在民進黨繼續(xù)這種蠅營狗茍的土壤,問題是:這樣的民進黨能逃過兩岸關系歷史車輪的碾壓嗎?
2022年8月10發(fā)布的《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tǒng)一事業(yè)》白皮書指出:民進黨當局的謀“獨”行徑導致兩岸關系緊張,危害臺海和平穩(wěn)定,破壞和平統(tǒng)一前景、擠壓和平統(tǒng)一空間,是爭取和平統(tǒng)一進程中必須清除的障礙。
可以預見,“獨”性不改的民進黨,即使還能一時蠅營狗茍,但終將逃不過歷史車輪的碾壓。
當然,這或許根本就不是民進黨政客們所考慮的問題,畢竟他們所要的不過就是爭權奪利下的茍且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