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7日報道 據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網站6月6日報道,自5月15日以來,臺灣地區(qū)新冠疫情幾乎每天以三位數的新增確診病例擴散,曾創(chuàng)下“253天零島內病例紀錄”的防疫神話破滅,嚴格防疫措施更沖擊了無數市民的生活與生計。
報道稱,5月,島內各大水庫的水位直探歷史新低。不久,降雨緩解了酷暑和缺水危機,但許多市民的生活困難還要繼續(xù)。
暴雨后的5月31日,入夜雨勢綿綿不絕,臺北松山區(qū)饒河街觀光夜市的400個路邊攤中,獨剩林德紋在雨中營業(yè),一個人打理“臺南白糖粿”和“炙燒骰子牛”兩攤。
林德紋說,三級警戒后,攤商自主防疫休業(yè),平日只剩十多攤繼續(xù)撐,大伙每天平均營收1000元(1元新臺幣約合0.23元人民幣——本網注)。
但生意真的掉得厲害,他說:“我入行兩年,看著夜市生意從全盛掉到谷底。疫情后生意只剩兩成,現(xiàn)在三級警戒再跌剩兩成,等于全盛期生意額的4%。”
蛋餅攤販姚曉菁說,原本紅火的生意掉剩三成。她如今一周休三天,以減少投入。
報道指出,近年來人氣紅火的寧夏夜市,180攤在5月19日后自主休市,步行街一片空蕩蕩。寧夏夜市觀光協(xié)會理事長林定偉稱,夜市攤販是社會最底層的勞動者之一,受創(chuàng)最深。“有開攤的生意平均只剩一成,沒開攤的收入歸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