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衛(wèi)生及公共服務部部長阿札(Alex Azar)8月9日率團訪問臺灣,與蔡英文見面,并與臺衛(wèi)福部門簽署合作了解備忘錄。此次臺美之間的互動,充滿了政治算計,不過是一出各取所需的政治戲碼。
蔡英文當局的宣傳火力此際全開,刻意將同日稍早來臺吊唁李登輝的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一行,與美國衛(wèi)生部部長阿札率團來訪這兩件事情連結在一起,企圖營造美日高層都在挺蔡當局,蔡英文也配合接見森喜朗、阿札,演得好不熱鬧。
其實,日本前首相森喜朗率團來臺,只是為了吊唁7月30日過世的李登輝而來,一種追憶過往交誼的人情表達,而且森喜朗很低調,專機是向空中巴士租借,全團走商務通道,當日即返回日本,談不上促進或提升臺日關系。
反觀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拿美日兩架專機同時停在松山機場的畫面,在臉書上宣稱是臺灣近年來的“外交”突破,而同黨“立委”蔡適應也強調,此舉意味著臺灣開創(chuàng)新的“無邦交”模式。綠營網軍隨即廣為宣揚,一副民進黨不得了的樣子。
森喜朗單純的吊唁之行,民進黨都已渲染為天大的“外交”成就。在美國特朗普為了拉抬低迷選情,拼命對大陸濫打“臺灣牌”的情形下,衛(wèi)生部長阿札來臺訪問,更淪為蔡當局傾力操作內外大文宣的政治煙火。
阿札來臺的確是政治味十足,特朗普政府下這一著棋,無非是玩弄“反中”、“抗中”的競選手法,以推升特朗普日趨下滑的民調與選情,好讓美國選民誤以為他最敢與大陸抗衡,11月3日大選時能將選票投給特朗普。
“美國在臺協會(AIT)”明知2000年運輸部長史雷特(Rodney Slater)、2014年環(huán)保署署長麥卡錫(Gina McCarthy)兩位美國部長曾來臺訪問,阿札并不特殊,但仍搬出美國總統繼位順序的理由,宣稱是1979年以來層級最高者。
有了美方提供的這些柴火,民進黨對阿札此行,更是開足了大內宣與大外宣文宣的火力,透過所能影響、左右的各類媒體大幅報導,刻意凸顯為臺美關系空前密切,特朗普政府絕對會力挺蔡當局。
問題是,這種嘴巴上的支持,始終存在臺美關系里面,如美方宣稱支持臺灣成為世衛(wèi)大會(WHA)觀察員,但美國卻徑自宣布退出世衛(wèi)組織(WHO);要不然,就是臺灣按照美方的需求付錢了事,像美國近來幾次對臺軍售就是如此。
既然阿札來臺,象征臺美關系更好,雙方簽署醫(yī)衛(wèi)合作了解備忘錄就是指標。結果,臺美簽署并非美國衛(wèi)生部長阿札、蔡英文當局衛(wèi)福部門主管陳時中,而是“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杰、蔡英文當局“臺美事務委員會主委”楊珍妮。
更重要的是,臺美合作了解備忘錄內容雖涉及全球衛(wèi)生安全、傳染病防治及專業(yè)資訊交流等,但對臺灣防治新冠肺炎,最需要的藥物瑞德西韋,已掌握所有貨源的美方卻沒有具體承諾,還是買不到,雙方并不是對等互利。
也因此,若說美國衛(wèi)生部長阿札來訪,有助于增進當前臺美關系,倒不如說特朗普政府盤算對抗大陸的布局中,臺灣已淪為棋盤上一枚棋子。而所謂的臺美關系,也建立在美方利益大于臺灣的失衡狀態(tài),全看特朗普政府的動作了。(作者司馬正翔,臺灣資深媒體人)
來源:大華網絡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