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靠日本”是最奇怪的概念,日本在技術上是出名了的“藏巧”,好的技術絕對不愿外流,實不知韓國瑜從哪里聽到這種“妄想”。今時今日,技術當然要靠自己研發(fā)。在對臺最重要的資訊科技領域,臺灣早已邁過了從先進國家引進技術的“追隨者”階段,而成了這些先進國家的技術競爭者之一,處于“競合關系”,技術只能靠彼此交流與自己努力,別人不會給你靠。所以郭董才說“技術靠研發(fā)”。
“郭20字”總而言之,都是靠自己。這才能打破外交官思維那種東依西靠,東閃西躲的各類條條框框。兩相比較,格局自然不同。
相信“韓20字”的真實用意,是讓臺灣在美國設定的框架內,與大陸展開更多的交流與合作,但韓國瑜在這方面與馬英九一樣,未把大陸人心也當做一件嚴肅的事來看待。
為什么大陸人民要掏錢買高雄水果,去高雄觀光消費,然后讓臺灣賺人民幣向美國買武器,并反過來堤防大陸?
韓國瑜難道不知道,“臺獨”網民的論調之一,就是“賺人民幣支持‘臺獨’,剛好而已”嗎?請換位思考,若你被這么對待,被當“潘仔”耍(凱子,指有錢亂花),你又作何感想?這么做,對臺灣人民又有何好處?不是反而升高了大陸民間的仇臺情緒嗎?
我猜想,郭臺銘知道“韓20字”可能在大陸引發(fā)的負面效應,所以善意糾正之。真正對兩岸人民都好的,就是在市場上公平競爭,在技術上共同努力為全球華人爭光。
外交官思維,畫地自限,又想兩面討好,本就是藍營根深蒂固的思想矛盾與歷史包袱?,F在兩岸民間交流頻繁,資訊相對透明,早就不是國共對立的那個時代了,在兩岸議題上,若不打破“敵我”觀念,臺灣不會有什么大步向前的發(fā)展可能。
韓國瑜的特色,是講義氣,接地氣,對人民作出了承諾,就義不容辭地奉獻。所以在美國,韓深感華僑情義相挺,興之所至,就特別解釋了“義”字。“義”字從下往上讀,就是“我.王.八”,意思是“我是王八蛋,別人才是好的,我要犧牲奉獻讓別人好”。
韓市長要嚴肅看待郭臺銘以“東食西宿”的善意相勸,從中美兩方索討不同的好處,是一步危棋,一個不小心,兩邊在你身上看到的不是“義”字,而是“我王八”。
“韓20字”不是失言,而是整個思維都陳舊,在當前的國際局勢里,風險也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