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別被歷史嚇跑,凡是過去皆為序章。
清明節(jié)那天,島叔在現(xiàn)場看到,萬余名中華兒女齊聚陜西黃陵縣黃帝陵軒轅殿祭祀廣場。典禮十分莊重、復(fù)雜,恢復(fù)了不少舊禮,也增了許多新意。
讓人最感興趣的是現(xiàn)場方陣。來自港澳的代表團、來自臺灣的代表團、來自海外的代表團,他們在艷陽之下,與來自全國各省區(qū)市的同胞們一同肅立。其中既有耄耋之年的老華僑,也有來自臺灣的小學(xué)生,他們站在一起,都是龍的傳人。
島叔想起2017年11月,習(xí)近平與特朗普在故宮里一段對話。
特朗普:“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或者更早,所以你們有5000年的歷史?”
習(xí)近平:“有文字的(歷史)是3000年。”
特朗普:“我想最古老的文化是埃及文化,有8000年歷史。”
習(xí)近平:“對,埃及更古老一些。但是文化沒有斷過流的,始終傳承下來的只有中國。”
特朗普:“所以這就是你們原來的文化?”
習(xí)近平:“對,我們這些人也是原來的人。黑頭發(fā)、黃皮膚,傳承下來,我們叫龍的傳人。”
特朗普:“這太棒了!”
龍的傳人,從何而來?正是始自文明初現(xiàn)的年代。黃帝為這個民族立下一面精神旗幟,自此薪火不斷,綿延五千年。
三
總書記到陜西視察時指出: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翠柏掩映之下的黃帝陵,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墓葬分類號第1號,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陵”。說是翠柏掩映可能稍微客氣了點,這里光是千年以上的古柏就超過3萬株。
其中最老的一棵,用老陜的話說,“七摟八拃半,疙里疙瘩不上算。”七個成年人合圍,都抱不來。此樹名為“黃帝手植柏”,距今五千多年,下圍足有11米。它歷經(jīng)中華文明史上所有的年份,依然虬枝盤根,蒼翠挺拔。
過去這些年里,清明節(jié)前來拜謁黃帝陵的要客,大都效仿先人,手植柏樹。在這片中國最大的古柏群,新種下的柏樹日漸粗壯。讓人最忍俊不禁的,是2008年,時任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何厚鏵種下的那棵,11年過去,在一米多高處分成了兩枝……
信哉,“一國兩制”。
黃陵縣人、軒轅黃帝文化研究會秘書處秘書長蘇峰自西北大學(xué)畢業(yè)后,就以黃帝為研究對象,數(shù)十年熱情不減,如今已是黃帝陵文化園區(qū)管委會黃帝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吹娇倳涍@句話后,他想起了耶路撒冷的哭墻。每天每夜,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趕來面對哭墻,將頭靠在上面,熱吻磚石,因為這是祖先留下的唯一痕跡,唯一記憶。
蘇峰覺得,黃帝陵對中華兒女來說,就是這樣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