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國民黨顯然是“打蛇隨棍上”,主張“大選”合并進行。表面上看是為了節(jié)省經(jīng)費,及避免社會紛擾,其實是要挾著“九合一”選舉,國民黨獲得佳績的旋風,爭取2020的最大選戰(zhàn)利益。不但是要奪回臺當局“執(zhí)政權(quán)”,而且也要獲得多數(shù)“立委”議席。
國民黨確實是“除笨有精”。雖然從各種民調(diào)都顯示,柯文哲當選2020的機率最高,其民意支持度高于蔡英文和國民黨任何一位參選人(包括目前民調(diào)最高的朱立倫)的和數(shù),但由于柯文哲沒有政黨,因而即使是有提名“柯家軍”參選“立委”,也缺乏政黨奧援,并將難以發(fā)揮“母雞帶小雞”的效應。國民黨的“立委”參選人,就可充分利用選民們?nèi)匀?ldquo;討厭民進黨”的情緒,設法催發(fā)“柯迷”作出“分裂投票”抉擇,在將臺灣地區(qū)領(lǐng)導人選票投給柯文哲的同時,將“立委”票轉(zhuǎn)投給形象較好的國民黨籍“立委”候選人,從而產(chǎn)生“隔離田車水,自己得益”的效應。
而且,倘是2020“大選”分開進行,韓國瑜就可在“立委”選舉中,無所顧忌地為所有國民黨籍“立委”候選人站臺輔選,掀起新的“韓流”,將國民黨籍“立委”候選人“吹”進臺灣立法機構(gòu)。實際上,在“九合一”選舉中,韓國瑜鑒于與柯文哲的交情,未能為丁守中輔選,這可能是丁守中僅以三千多票落敗的原因之一。而在明年初的“大選”中,由于柯文哲能夠提出的“立委”參選人數(shù)量有限,韓國瑜就可大方地為國民黨在臺北市以至北臺灣選區(qū)的國民黨潰“立委”候選人站臺造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