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20日),蔡英文迎來她上任兩周年的日子。這兩年來,臺灣當局在對外交往上采取了一系列動作,局面看似熱鬧不已,實則卻被許多人評價為“空心蘿卜”。有臺灣方面前駐美代表就表示,無論是“邦交國”問題、多邊國際組織的參與,還是經(jīng)貿(mào)關系的拓展,蔡英文當局都沒有取得進一步成果。3月美國通過所謂“臺灣旅行法”后,臺美高層官員并沒有落實“互訪”。如此來看,蔡英文盼望依靠美日營造其期望的“大好局勢”,不過只是一種幻想罷了。
美日是“萬靈丹”?蔡英文別自欺欺人
近日,境外媒體分析指出,蔡英文當局將美國國會奉為“萬靈丹”,上臺伊始還曾自詡“臺日是夫妻”來拉攏與日本的關系,但實際上都不過是熱鬧的假象。蔡英文向美國購買軍備并沒有換來美國更多的“援助”,而在中日關系逐漸回暖的背景下,“臺日”關系也似乎被日本扔進了冷藏室。
中國國際經(jīng)濟交流中心戰(zhàn)略研究部田棟在接受參考消息網(wǎng)記者采訪時表示,蔡英文上臺后,確立了“遠離中國大陸”、“親美聯(lián)日”的政策主軸,試圖與美、日捆綁提升臺灣的“國際地位”。這種“挾洋自重”的做法適得其反,不僅會逐步惡化兩岸關系,實際上蔡當局也沒撈到任何好處。表面來看,民進黨當局在美國親臺勢力幫助支持下實現(xiàn)了與美國總統(tǒng)的電話連線、所謂“臺灣旅行法”的簽署等,似乎提升了“美臺關系”,但這些“表象”事實上與美方基于自身利益,試圖以臺灣問題在中美關系中提升要價的需求有關。對此大陸反復警告,大陸關于臺灣問題的立場一貫清晰明確,底線不容突破。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系健康發(fā)展的政治基礎,臺當局挾洋自重只會引火燒身。
如同一些媒體總結,蔡英文“依美親日”政策,到底能不能獲得實際支持與利益,變量很多,并且都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兩岸關系才是臺對外交往問題的鑰匙
有媒體注意到,去年5月初,蔡英文提出“三新主張”(新問卷、新情勢、新模式),稱期盼臺海兩岸能“維持現(xiàn)狀”。經(jīng)過一年,5月1日,臺灣在南美洲重要“邦交國”多米尼加宣布與臺“斷交”,奉行一個中國原則。至此,蔡當局上臺未滿兩年便喪失三個“邦交國”,兩岸關系雪上加霜,“三新主張”一事無成。
田棟表示,蔡英文上任兩周年臺灣對外交往陷入困境,完全是其咎由自取。中國國民黨2008年上臺后,兩岸關系得到顯著改善,兩岸共同堅持 “九二共識”,臺灣對外交往及參與國際活動在一個中國原則下較為穩(wěn)定。但民進黨上臺后,單方面破壞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政治基礎,拒絕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與國際社會普遍認同的一個中國原則背道而馳,自然使其對外交往陷入困境。
田棟總結說,蔡英文上任兩周年在對內(nèi)施政和對外交往兩方面都困境重重。年金改革、“一例一休”修法詬病不斷,核電政策朝令夕改,“轉型正義”以“轉型”之名行政治清算之實……種種作為皆引發(fā)社會撕裂,蔡英文民調(diào)一路下滑。與此同時,民進黨內(nèi)暗流涌動,圍繞年底縣市長選舉黨內(nèi)派系糾葛不斷。展望年底選舉,民進黨目前在臺北、新北、臺中三個指標縣市選情都不樂觀,一旦年底選舉未達期望,勢必引發(fā)民進黨黨內(nèi)紛爭,蔡當局將面臨更加難解的困難局面。(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