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弱的黨魁 她對黨機器缺乏控制力
洪秀柱去年入主國民黨中央,打破了過去男性主導的局面(不含代理主席),這對國民黨而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幸的是,洪秀柱也成為國民黨史上最弱勢的黨魁。
在“以黨領政”時代,國民黨主席(或總裁)一般是臺灣當局領導人,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莫不是如此。當時不要說黨魁了,就連國民黨秘書長、中常委都擁有很大的權勢,政務官在很多時候都要讓他們三分。2000年之后,國民黨雖然丟掉執(zhí)“中央”政權,不過藍軍在立法機構、縣市層級仍有很大勢力,時任黨主席連戰(zhàn)手中的權力還是不小。2009年之后,由于時任領導人馬英九長期身兼國民黨主席,更讓這個職位的“含金量”大增。
若按任期長短算,馬英九的繼任者朱立倫,是1949年之后國民黨最“短命”的黨魁,任期僅一年。但朱任內,國民黨好歹是執(zhí)政黨,在立法機構也屬多數黨。而洪秀柱上任后,則面臨迥異的局面。此時,國民黨不僅丟掉執(zhí)政權,在立法機構內也只有35席民意代表,不足總席次的三分之一。更令洪難堪的是,她指揮不動本黨籍民代。
國民黨秘書長相當于黨的大管家,位置相當重要。洪秀柱最后找了無知名度、無號召力的莫天虎擔任,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她的困境。種種跡象表明,國民黨內部山頭林立,洪秀柱這個黨魁對黨機器缺乏控制力,有臺媒甚至形容是“令不出黨中央”。
最強的挑戰(zhàn) 國民黨面臨“斷炊”窘境
最弱的黨魁上任后,卻迎來最強的挑戰(zhàn)。由于黨產被凍結,國民黨一度“斷炊”,連黨工的薪水都發(fā)不出。國民黨曾被視為全世界“最富”的政黨,如今卻面臨這種窘境,讓人不勝唏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