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當局如今的氣氛,變成只有民進黨“基本教義派”才能做下來,“老藍男”換掉后,來了“老綠男”。為何?蔡英文原本也志在要世代交替,培植英系人馬,最后也因頂不住黨內派系傾軋,而要請出派系大佬登板救援。在新當局“喊水會結凍”的陳菊高雄幫在新當局已卡了13個位子,揮軍北上組閣指日可待。原本已南下高雄務農的邱義仁也復出,成為了目前蔡當局最高層級的“執(zhí)政決策協(xié)調會議”重要成員。綠營認為,換上自家人,且有大佬坐鎮(zhèn),至少可以穩(wěn)住局面。
蔡英文現(xiàn)在“行政”、“立法”完全執(zhí)政。最近提名的“司法院”正副院長與大法官共7人,多位在“立法院”人事案審查時直言不諱就是認同“兩國論”,接下來蔡還要提11位“監(jiān)察委員”,到明年即可實質掌控五院。這些大法官被提名人在“立法院”備詢時,大方表態(tài)挺“臺獨”,因為民進黨席次占多數(shù),人事同意權一定會過關的,完全不怕。擁有“憲法”解釋權的這批“獨派”大法官未來會不會經由“釋憲”讓臺灣實質“獨立”,各方都在看。
在“臺獨”主張大剌剌搬上廟堂之際,現(xiàn)在有關“廢憲”、“制憲”的訴求也都一涌而出。蔡當局卯起來要拚,臺灣人民要何去何從?
兩岸關系惡化,新南向淪為口號,企業(yè)界普遍看壞臺灣經濟,蔡英文施政滿意度如今只有37%,向下探低可能性不小。愈“獨”執(zhí)政愈差,執(zhí)政愈差愈“獨”,變成惡性循環(huán),就像當年的陳水扁當局。臺灣社會的不安,目前看不到任何正向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