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微博)4月21日訊 臺灣《中國時報》刊發(fā)社論說,朱立倫宣布不選2016年,一般解讀有兩個因素,一是新北做滿的誠信之結難解;二是怕輸。如果是第一個因素,我們認為朱立倫顛倒了輕重、誤判了緩急。表面信守做好做滿新北市長的小諾,卻失去讓兩岸和平發(fā)展政策延續(xù)、讓國民黨成為有力政黨平衡政局的大信。
社論說,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典故,戰(zhàn)國時有一位魯國人尾生,與女子約于橋下,女子沒來,水流漸漸高漲,尾生卻為守信而不肯離去,終于抱橋柱而亡。這個故事衍生出“尾生之信”的成語,可解為堅守信用至死不渝,故事固然有令人感佩的一面,但也可解讀為“固執(zhí)不化的控固力”。
先不講國民黨會不會倒?蔡英文雖然提出新的兩岸論述,但民進黨兩岸政策核心理念堅定保守、行為卻躁進不安的本質并未改變,近來蔡英文的競選班底與“副總統(tǒng)”提名人選的爭奪,造成派系山頭關系緊張,臺面下動作不斷,綠營地方諸侯亦呈現(xiàn)驕兵之姿。加上蔡英文確定獲民進黨提名后,至今民調(diào)支持度仍在45%上下徘徊,蔡英文的2016“總統(tǒng)”路并非沒有內(nèi)憂,朱立倫若決心參選,并非絕無勝算。況且,如果朱立倫選上“總統(tǒng)”,只要真心為臺灣造福,才是實踐對新北市“做好”的大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