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5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 文/圖) 紅遍大江南北的大陸網紅小吃柳州螺螄粉店,近年來在寶島臺灣也火爆得不得了。在島內主要網購平臺,銷量動輒幾萬、幾十萬的螺螄粉店鋪,將來自大陸廣西的美味帶到島內千家萬戶。在線下實體店,臺北經營螺螄粉的相關餐飲店,普遍生意興隆,小吃業(yè)者憑借這款大陸美食養(yǎng)活一家人。

在臺北市廣州街上有一家柳州螺螄粉店,每次過來逛龍山寺路過該店,總會看到很多食客在排隊。店老板韋晴雯來自廣西,結婚來臺已20多年,當初她萬分想念家鄉(xiāng)味,但尋遍全臺都找不到一家螺螄粉店,最后她決定親自動手,把朝思暮想的滋味化為唾手可得的美味,螺螄粉也成了臺北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道風景。
走進螺螄粉店,墻上張貼的一張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地圖格外醒目,這里儼然成為島內民眾認識廣西的一個窗口。韋晴雯介紹說,目前店內所用的米粉都是從廣西引進,至于螺螄,由于無法從大陸購買,則是使用臺灣東部生長的野生石螺。

韋晴雯最初開店時做過最地道的口味,但原始口味較重,咸、辣、酸、又不容易被崇尚清淡飲食的臺人接受,因此又略作調整,原先螺螄粉也不含肉類,如今在菜單上則有紅燒牛肉、豬肉、肥腸等口味的螺螄粉,頗具有臺灣特色。
我點了一份牛肉螺螄粉,120元新臺幣,份量很足,酸酸臭臭的,口味也跟在大陸差不多,而里面的牛肉塊個頭很大,就如同臺灣的牛肉面一般。在臺灣島能吃到還算地道的廣西螺螄粉,讓人感到非常驚奇。

看著店里客人絡繹不絕,韋晴雯很欣慰,十幾年的打拼終于換來了今天的顧客盈門。大陸配偶把家鄉(xiāng)美食帶到臺灣,如果做得好,完全可以養(yǎng)活一大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