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1月27日訊 據(jù)廈門廣電網報道,改革開放40年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物質上的極大豐富,還包括文化領域的巨大繁榮,民眾的審美情趣,也由單一色調走向了姹紫嫣紅、百花齊放。隨著開放交流大門的徐徐打開,越來越多元的文化元素在這里激蕩交融,碰撞出新的火花。今天的故事,我們帶您認識臺灣音樂人楊慕,他是較早一批到大陸發(fā)展的臺灣音樂人,他把臺灣校園民謠的清新之風,帶到對岸的廈門,并融入到閩南話歌曲創(chuàng)作當中,讓閩南歌曲驚艷了世界。
歌聲娓娓道來,唱出廈門四十年的變遷,臺灣音樂人楊慕為了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別創(chuàng)作了這首閩南話歌曲。
臺灣音樂人 楊慕:我暫時叫它《廈門的贊美詩》,它其實就在體現(xiàn)廈門的古往今昔,它的現(xiàn)況和它的文化,它的風景,它的各方面,我們在這首歌里面把它唱出來。
楊慕是臺灣校園民謠創(chuàng)作歌手,他在大學期間就開了個人演唱會,1979年推出個人原創(chuàng)專輯《青草地》,專輯里的那首《春天你來》成為臺灣校園民謠的代表作之一。
那個年代,臺灣校園歌曲主要是以"鄉(xiāng)愁"為主題,楊慕也創(chuàng)作了不少關于鄉(xiāng)愁的歌曲,每當吟唱歌曲,他總想起故鄉(xiāng)廣東梅縣。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楊慕從臺北搭乘飛機,繞經第三地香港,從廣東進入大陸,才一睹夢中的山河。
臺灣音樂人 楊慕:當年不能過來 兩岸封閉的,所以一開始開放(兩岸探親)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很想來,我就有一個想法,我想我以后要在這里生活,要在這里工作。
踏上故鄉(xiāng)的土地,楊慕聽到了熟悉的聲音,《鄉(xiāng)間小路》、《外婆的澎湖灣》、《蘭花草》、《雨中即景》、《童年》,這些在臺灣紅極一時的校園民謠給剛剛改革開放的大陸,送來一股清新之風。
臺灣音樂人 楊慕:早期我覺得大陸這邊的流行音樂比較少,作曲的人比較少,然后接收到外面的訊息會比較少,但是這十年特別不一樣,大家也在慢慢接受各種音樂。
看著費翔登上了央視春晚,小虎隊的海報不斷加印,楊慕也決定留在大陸闖蕩闖蕩,他在大陸創(chuàng)作歌曲、擔任唱片制作人、為音樂會擔任音樂總監(jiān)。走遍了大半個大陸,直到2012年受邀來廈門,在此籌組了微風樂隊,最終選擇停留在美麗的鷺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