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5月26日訊 (本網記者 海霖 攝影 吳曉平)26日上午,一年一度的保生大帝圣駕巡安文化節(jié)在廈門海滄三都瑞青宮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30多個表演方陣、上萬名信眾匯聚一堂,共祭保生大帝。
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間的滄江三都瑞青宮供奉著廈門唯一一尊棕色臉保生大帝。清朝時,不少當?shù)孛癖娖筮^海到臺灣,隨之請去了瑞青宮保生大帝的香火,令瑞青宮成為不少臺灣保生大帝宮廟的祖廟。
在瑞青宮內,還留有一篇出自清代著名文人呂世宜之手的刻石碑記。祖籍金門、生長于廈門的呂世宜,曾在臺灣板橋林家任教二十年,被譽為臺灣金石學宗師和“圖書館之父”。這篇碑記,是他遺文中唯一一篇涉及保生慈濟文化的碑記。
今年的文化節(jié),金門縣原縣長李炷烽等人到場共襄盛事。他說,“參加這個活動感覺很親切,就像回家一樣。”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加強兩岸民眾聯(lián)系,促進心靈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