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輔仁大學(xué)教師麥青龠是第三次參加該活動。“這些民俗表演場面很宏大,既精彩又熱鬧。”麥青龠說,“雖然在臺灣看過很多類似表演,但在大陸觀看原汁原味的又是另外一種感受。
廈門文史研究專家洪卜仁表示,瑞青宮歷史悠久,傳承文化的同時還聯(lián)系著兩岸民眾的情感,“自明代末年以來,海滄大量的林氏裔孫遷徙到臺灣,并在臺灣建立了多處瑞青宮保生大帝分靈廟。”洪卜仁說,“每年的巡安文化節(jié),對于臺胞以及海外游子來說,就是一種鄉(xiāng)愁,召喚著他們回來尋根問祖,傳承文化”。
保生大帝原名吳夲,民間也稱吳真人、大道公等,宋代人,生于漳州龍海白礁,羽化于廈門
海滄青礁,精通醫(yī)術(shù)、濟世救人。保生大帝是閩臺兩地共同的民間信仰。供奉保生大帝的慈濟宮
祖廟位于廈門海滄青礁和漳州龍海白礁,世界各地的分靈廟逾千座,其中在臺灣的分靈廟有三百
多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