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光中在泉州老家。受訪者供圖
楊際嵐給中新社記者講起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兩岸詩會上,余光中提及臺灣課綱“去中國化”,曾“非常憤慨”地怒斥:“如果連李白和杜甫都成了外國人,我怎么能接受呢?”
在李瑞騰看來,余光中最令人欽佩的是,耄耋之年仍在孜孜推動兩岸文化交流,他在高雄主持的文學(xué)講座邀請了王安憶等兩岸文學(xué)名家開講,影響非常廣泛。
泉州籍臺灣南音表演藝術(shù)家王心心將多首余光中的詩譜成南音,“我還將繼續(xù)吟唱余光中”。她告訴記者,1992年她離開泉州去往臺灣加入“漢唐樂府”,當(dāng)年恰逢余光中首次從臺灣回到大陸,“兩代人不同的海峽鄉(xiāng)愁,融在同一曲南音古調(diào)之中。”
你知道嗎?除了《鄉(xiāng)愁》,這些驚艷過你的詩句也出自余光中。
1、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余光中《尋李白》)
2、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還是李白的霜。(余光中《獨白》)
3、若逢新雪初霽,滿月當(dāng)空,下面平鋪這皓影,上面流轉(zhuǎn)著亮銀,而你帶笑地向我步來,月色與雪色之間,你是第三種絕色。(余光中《絕色》)
4、忽然你走來,步雨后的紅蓮,翩翩,你走來,像一首小令,從一則愛情的典故里你走來。(余光中《等你,在雨中》)
5、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余光中《歡呼哈雷》)
……
鄉(xiāng)愁終究變成了矮矮的墳?zāi)梗?/p>
先生此去乘風(fēng),再相逢,
了無鄉(xiāng)愁。(孫虹 陳悅 林春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