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9日,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派第五代傳人譚元壽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2歲。今天上午,譚元壽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舉行,譚老家屬、同行好友和戲迷代表趕來送譚老最后一程。CCTV11戲曲頻道《典藏》欄目也從今晚開始在黃金時間播出《緬懷——紀念譚元壽先生系列專輯》。15日播出京劇《打漁殺家》《四郎探母》《戰(zhàn)太平》《空城計》片段,16日播出《秦香蓮》《沙家浜》片段,17日播出《打漁殺家》《四郎探母》《戰(zhàn)太平》《空城計》片段,以此緬懷譚老。

現(xiàn)場
人生圓滿
深受各界群眾愛戴
雖然告別儀式十點才正式開始,但早上七點多鐘,就陸續(xù)有戲曲界同行同事和普通戲迷來到現(xiàn)場。九點時,告別儀式現(xiàn)場已經(jīng)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人群中既有白發(fā)蒼蒼的老者,也有很多年輕人。為了疫情防控需要,工作人員一直在提醒大家戴好口罩,保持距離。
走進告別大廳,一眼就看到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及其子歐陽子石撰寫的兩副挽聯(lián):“正宗一派,大纛之家。元壽弟走好。”“痛悼元壽叔:譚門大師駕鶴去,金聲玉振永世留。”靈堂中,譚老的身旁鋪滿了白色的鮮花,兩旁都是社會各界送來的花圈和挽聯(lián)。
和譚元壽有著深厚交情的93歲老藝術家藍天野,原本今天也要趕到告別儀式現(xiàn)場送別譚老,但因為他從昨日開始再登話劇舞臺演出北京人藝經(jīng)典名劇《家》,所以今日未能親臨現(xiàn)場。但他特別表達了自己的悼念和哀思,并追憶二人往昔的難忘會晤?,F(xiàn)場很多譚老的老同事、老戲迷都表示:“譚老人好戲好,我們都很懷念他,一定要來給他鞠三個躬,送他最后一程。”
告別儀式現(xiàn)場,多年來一直陪伴在譚元壽身旁的譚家“幕后功臣”、譚元壽三子譚立曾含淚哽咽告訴記者:“今天是我父親的告別儀式,不光我們家屬子女來送別我父親,社會各界對我父親的關注度,超出了我們的想象。父親去世的很突然,我們當時也都很難接受,非常悲痛。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我們當時也表示不在家中設靈堂了。但我父親去世的消息一傳出,當天就有很多人來到家中悼念他。這幾天每天都有上百人來家中,隊伍有時都從樓道里排到小區(qū)里了。有這么多戲迷、觀眾關注我父親,今天還來送我父親最后一程,作為家屬,我們特別感激感謝。”
譚立曾說:“我父親這一生真的很圓滿了,無論是藝術上,還是家庭生活,他很幸福很長壽,我覺得他是一個十全老人,真的特別了不起。我們一定要繼承好他的藝術,繼承好他的品德,把他的藝和德都永久地傳下去,更好地為廣大戲迷和廣大觀眾服務。”
譚立曾還透露,譚元壽生前曾讓京劇藝術家王金璐之子王展元替他保管了八大本寫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日記,并囑咐其在自己去世之后才能拿出來。因此,這些日記連譚家人都是第一次見到。“這是一大筆太珍貴的財富了!”譚立曾感嘆道:“我父親生前很少動筆寫東西,我這么多年天天陪伴照顧他,都不知道他居然寫了八大本日記!我們昨天翻看了一下,里面都是他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親筆記錄的內(nèi)容,包括幾月幾日開了什么會,他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包括毛主席、周總理見到他說了什么,有些還不是公共場合說的。這些資料真的是太珍貴了!特別感謝王展元先生一直精心保存著這些日記本,并把它們交給了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