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愛我家》花絮中能看到觀眾席上的陳凱歌。視頻截圖
“剛開始的時候,不光我,跟我一塊開始的一批人都剛起步。”他點了很多今天知名導演的名字,當年這些人都曾出現(xiàn)在《我愛我家》的觀眾席上,包括陳凱歌、馮小剛。
“最初每個人都是靠自己特殊的東西打動觀眾,以奠定自己的地位。但我看到的是,一步一步地,資本的雪球越滾越大。里面有才華的、有意思的東西,被買下來成批地包裝,最后變成平庸。”

《我愛我家》觀眾席上的王朔和馮小剛。視頻截圖
他覺得,在戲劇影視領域,這個社會還是需要“特殊的作品”,而不是成批的產(chǎn)品。
雖然英達自認并不排斥這種“工業(yè)化的產(chǎn)品”,因為“排斥也沒用”,但他還是覺得,“能多保留一點個人的東西、個人的色彩、個人的風格,會稍微好一點”。
6
而除了情景喜劇帶給他的困惑,這25年間,《我愛我家》也始終影響著他的家庭。
25年后,北京臺春晚的舞臺上,《我愛我家》一眾演員再次聚首。

《我愛我家》劇組25年后重聚。北京臺供圖
現(xiàn)場,英達的前妻、《我愛我家》中扮演和平的宋丹丹坦言,當年全劇組戲里戲外都是幸福的一家人,每一個人就像是“專業(yè)的親戚”。她也感謝英達將這一類型劇帶到中國大陸。
英達也已完全不是當年的心境。
對于宋丹丹的感謝,英達用了《我愛我家》片尾的一句歌詞做了回應——“內(nèi)心的平安那才是永遠”。

《我愛我家》劇照。視頻截圖
他說:“我們當年確實共同做了一些事情。以后是不是還能一塊再合作?關于《我愛我家》或情景喜劇的未來,我們之間任何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這些年,英達的小兒子英如鏑成了冰球職業(yè)選手。

英達現(xiàn)身冰球賽場觀賽,為兒子英如鏑加油。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我過去十年二十年,因為有孩子所以一直在做各種規(guī)劃?,F(xiàn)在回頭看失敗得可笑。”
他告訴記者,自己曾希望小兒子能成為一名鋼琴家。“老師也說他資質(zhì)好,可也不能總彈,業(yè)余時間放松就打個冰球調(diào)節(jié)一下。最后他完全打冰球去了,鋼琴徹底放棄。”
因此,他已不再做什么規(guī)劃,對自己也是如此,“往前走一步是一步”。
可同時,英達相信自己“還沒有老化”,只是“心氣可能不比年輕時”。“腦子里新的想法還是在不斷迸發(fā),但具體要做一件事的話,我依然會有無窮無盡的想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