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不是所有網友都是“吃瓜群眾”
到底是誰在互聯(lián)網上對明星進行網絡暴力?在劉翔事件中,引起爭端的是一家網絡媒體,而一些新媒體和自媒體在傳播娛樂信息過程中,為了增加點擊量或者閱讀量,放棄了對“真實”的追求,更喜歡追求低俗的八卦和小道消息。
在車徑行事件中,車徑行把自己遭到圍攻的原因歸咎為一家經紀公司的誤導,但目前這家公司對此并沒有回應。
同時,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出于不同的目的也來煽風點火,在短時間內造成對一些公眾人物的攻擊。更多時候,他們并非是通過惡毒的詞語來表達,而是對惡毒的言辭進行點贊,從而增加明星的壓力。
不過,并非所有人都是“吃瓜群眾”,更多的人保持著一份理性和冷靜。對于一些網友對明星各種事件的無端猜測,韓寒曾發(fā)聲表示不喜歡“吃瓜群眾”這個詞,也不喜歡看到各種段子和猜測。“你也許并不明白抑郁的人對世界的絕望,人前歡笑的人未必關起門也快樂。”
韓寒在微博中說,縱然人都有好奇心,但很多人也有另一面,人前歡樂的未必關起門也快樂。珍惜你愛的和愛你的,理解你不理解的和不理解你的。
網友“欣赟”則表達了對網絡暴力的厭惡。“悲劇的造成離不開營銷號的推送,吃瓜群眾的跟風黑,愿天堂沒有任何流言蜚語……”知乎網友李小賢評價:“你可知不分時宜的吃瓜群眾,是最大的惡。”













 





